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近日來,有關於智庫排名的討論引起了中國社會與政府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這裡面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對於智庫評判的迷惑和憂慮。最近一兩年,中國出現了智庫建設的大躍進,一些機構換塊牌子就自稱智庫,幾個人攢個草台班子就自稱智庫的事情,可以說比比皆是。這的確帶來了中國社會對於判斷智庫質量良莠、高下的焦慮。如果沒有合適的判斷標準,那麼很有可能到了最後,中國的智庫建設就會成為不比內容比聲勢的浮誇作秀。另一方面,中國目前的智庫排名嘗試,仍然體現出強烈的官本位色彩。有關部門公布的一些重量級智庫排名,基本上局限於官方研究機構內,甚至這些官方機構之間的排名,也遵循著其行政級別的高低秩序。這樣的智庫建設,其實不過是把體制內的套路換個名詞,只是概念的重叠而缺乏改革的新意。
當然,有關方面之所以對體制內的研究機構高度重視而對體制外智庫相對輕視也並非全無根據。相比於大多數社會智庫重炒作、無內容、甚至流於草台班子相比,體制內的智庫的確在專家質量、研究持續性與專注度上具有顯著的優勢。然而問題在於,這樣的一刀切式的判斷,顯然對一些個別優秀社會智庫是不公正的。
從最近公布的全球智庫排名最權威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智庫排名來看,它不僅充分認識到了中國體制內智庫的重要性,而且也高度重視了中國社會智庫在近幾年中取得的長足進步。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榜單當中,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為代表的中國頂尖社會智庫已經成為了中國當代智庫建設中最為重要的領先者之一。
相比於傳統的體制內智庫,優秀的社會智庫具有自己獨到的競爭優勢與功能定位。其一,在運營機制上,社會智庫更加靈活,更加能夠緊扣時代主題,反映社會需求。衡量一家社會智庫成功與否,很直觀的一點在於看它能否搭建起官產學的研究平台。一家社會智庫的理事單位中好公司、好單位越多,它的顧問團隊中頂尖學者、頂尖專家、頂尖企業家越多,這家社會智庫的實力與影響力自然就越強。因為像龍永圖、鄭永年、薛瀾這樣的專家學者,像曹德旺、沈南鵬、張磊、張懿宸、汪潮湧這樣的企業家,像陳啟宗、徐小平、毛大慶、劉科這樣的社會精英,很難會同時對一件事情判斷失誤。相比於國內許多獨立性不強、人際關係為重的評比,這種社會精英的認可更具備權威性與真實性。
其二,在國際傳播上,社會智庫更加具有生命力。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正在由官方渠道為主,演變為官方-民間的全面交流。國際化強的社會智庫能夠在這個交流過程中,更加準確、生動地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並成為外宣、外聯的最佳平台。判斷一家社會智庫的質量優劣,關鍵在於看看這家智庫的國際化水平到底如何。這個國際化水平不取決於所謂的課題是否洋氣,而是取決於國際交往的質量與層次。如果一家智庫,能夠成為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政府高層來華訪問時發表講話的首選,能夠成為賴斯表達觀點的平台,那麼它無疑是為世界公認,也最具備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