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上海開幕 |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2016年伊始,全球股市進入劇烈震蕩階段,全球經濟增長不斷承壓。2月26至27日,備受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上海召開,如何協力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成為本次會議的焦點。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穩定器”,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穩定發展,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一些西方金融機構製造了“新廣場協議”的概念,試圖對我國的貨幣政策進行干預。針對國內外各界高度關注的中國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和金融改革開放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會上進行了解答。透過周小川行長的講話,我們可以看出信心、歷史和自主貫穿始終的三個重要關鍵詞,反映了我國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的信心。
信心:中國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壓艙石
2015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我國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不參與競爭性貶值的前提下,實現貨物貿易順差近6000億美元,有力地拉動了世界經貿的發展。雖然我國的外匯儲備在2015年小幅調整,但中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且儲備量依然處於合理水平,加之中國巨大的黃金儲備和逐漸向投資領域轉移的高儲蓄率,我國完全有能力保證人民幣的匯率穩定和國際支付能力。中國經濟的結構和質量正在逐漸改善,而且我國也有足夠的貨幣政策空間和貨幣政策工具來穩定經濟發展。雖然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人民幣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動,但這在很大程度是受美聯儲加息影響。而人民幣價值的穩定來自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中國有信心繼續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壓艙石。
歷史: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健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緊盯美元進行調節;二是市場匯率圍繞中間價上下浮動;三是對每日匯率浮動的幅度進行嚴格控制。自去年8.11匯改以來,匯率機制朝更加市場化的方向邁進,長遠目標是建立清潔匯率浮動制度。而當年12月11日央行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說明人民幣在實現與美元脫鈎上邁出實質步驟,逐漸將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的有效匯率作為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參照系。這是人民幣匯率的重要格局性變化,對於中國貨幣政策最終邁向獨立有著深遠意義,也將提高中國在危機時刻的應對能力。而中國經濟增速相對較高,經常項目下保持較大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都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自主:貨幣政策主動權抓在自己手裡
此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召開前夕,一些西方金融機構製造了“新廣場協議”的概念,呼籲G20兩長會議達成協調一致的貨幣政策,影響匯率、協調利率來提振全球經濟並重塑信心。在此之前,中國副財長朱光耀、財長樓繼偉已經相繼發表觀點,平息猜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