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留杭州 西湖靈隱見證中外交往
“當年尼克松總統曾向杭州市贈送的紅杉樹苗,就種在杭州市內,十年後,尼克松又回杭州看了一次,現在,這棵樹苗已經長大”。
在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時,習近平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杭州在中美關係中的歷史地位。他告訴遠道而來的美方客人,西湖國賓館是中美關係值得紀念的地方,1972年2月26日,尼克松總統與基辛格先生曾在這裡下榻,並在2月27日凌晨與周恩來總理草簽了中美《上海公報》,次日在上海發表。
44年前的西子湖畔,見證了撼動世界的中美新局,而44年後,中美兩國領導人再次漫步西子湖邊,描繪的則是新型大國關係的嶄新藍圖。近半個世紀過去了,不變的,是那杯清香的龍井,是那潭靜謐的湖水,是那輪皎潔的明月,而變化的,則是世界大勢與中美格局的風雲潮汐。
除此之外,習近平主席還細心地從浩瀚的中外文明交往史中,拾起與杭州有關的珍貴片段——
16世紀,意大利人利瑪竇是第一個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傳向西方的人;400年前,德國的克雷菲爾德市就同杭州開始了絲綢貿易;140年前,美國前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出生於杭州,骨灰也安放於此;90多年前,印度詩人泰戈爾先生在游覽西湖時表示,想在西湖邊買個小屋住上幾天;上個世紀30年代,為抗擊日本侵略,韓國臨時政府曾在杭州堅持3年;60多年前,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時,特地參觀了見證中印數千年佛教交流的杭州靈隱寺;50多年前,時任議員的法國前總統密特朗,就在中法尚未建交時來到了杭州;20多年前,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來到杭州,感嘆願意在西湖住上一輩子……
“二十國集團就宛若一座橋,讓大家從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習近平主席指出,這是一座友誼之橋,合作之橋,未來之橋,而連通西湖十景的一座座歷史悠久、造型優美的橋,便是本屆峰會會標的靈感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