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會觀察:講好中國故事 別動不動“怒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8 00:41:47


 
  但只要稍稍仔細閱讀新聞內容,或是瀏覽當時的視頻畫面,便會發現,標題中被形容為“怒懟”的主人公,只不過是發言有理有利有節,較好地拿捏好了立場表達與話語論述的分寸,面對外方的質疑冷靜從容,並沒有什麼激烈或強硬的表態,更没有“怒懟”之類的言辭或表現。因此,頻頻在標題中冠以“怒懟”,無非就是為了刷點擊量,惹人注目罷了,但背後反映的輿論生態卻很值得探究。

  網民熱衷於獵奇中方“怒懟”外方的場面,根本上源於中國長期以來在國際社會與國際輿論的話語弱勢,反映出中國民眾期待在國際場合揚眉吐氣的樸實願望。但“怒懟”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一種無謂的自負和自卑,除了總是把自己置於受迫害、受打壓的弱者情境中以外,也容易在網絡輿論中形成一股戾氣,最終蔓延為民粹之風。

  事實上,以中國世界第二的經濟實力,以及飛速發展的軍事技術,再加上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以貫之的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不卑、不亢、不結盟的外交風格,根本不需要、也沒必要“怒懟”什麼人。更何況,我們擁有高度戰略定力與戰略智慧的決策者。

  總而言之,講好中國故事的關鍵,還是在於發掘那些打動人心、感人化人、世界共通且可以交流互鑒的“正能量”與“暖新聞”。天天喊著“怒懟”別人,不僅做小了自己的格局,也無意中疏遠了自己的朋友圈。

  (中評社報道組:束沐 林艶 郭至君 徐夢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