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劉迎勝(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 束沐)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昨天下午在京舉行以“絲綢之路起源與發展的中國視角”為題的講座,邀請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劉迎勝向聽眾們分享“絲綢之路”的起源與興衰,並結合當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發表了他的見解。劉迎勝指出,“一帶一路”與古代“絲綢之路”具有迥異的時空背景,但中國周邊地區未飽和的發展狀態與中國三十年來的過剩產能,為“一帶一路”的開拓提供了條件。
劉迎勝教授是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元史研究室、民族與邊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中國蒙古學會、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學會副會長;2010年起為清華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
“絲綢之路”原是舶來品 一度有人叫做“香料之路”
演講的一開始,劉迎勝首先介紹了“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他說,這個名詞並非來自中國古代,也非來自中世紀歐洲,而是一百多年前德國的歷史地理學家霍夫曼提出的,直到198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秘書長馬約爾發起“絲綢之路計劃”,這個概念才廣為東方社會熟知,而在這過程中這一名稱還曾出現過“香料之路”、“陶瓷之路”等多種提法。
他指出,古代中國與多個周邊鄰國都有通商和交往的路線,那麼為何將向西的渠道取名為“絲綢之路”?他介紹,這就與“絲綢之路”跨文化交流的性質所決定的。他認為,同質文化的交流一般不把它劃為“絲綢之路”,如中國到日本、朝鮮半島的交流是同一個文化圈之內的交往。相反,中國和內陸亞洲的草原、蒙古、歐亞草原以及跨越河西走廊到新疆,距離雖然很近,但是我們把它視為“絲綢之路”,原因在於這是一條跨文化之路。
劉迎勝認為,“絲綢之路”這種跨文化交往通道的產生,首先來自人類的好奇心,也就是探索世界新生的未知事物。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中國不僅離歐洲距離極其遙遠,而且與世界其他三大文明都長期隔絕,所以跨文化的交往來自好奇心。其次來自於人類的逐利心,陸上的駱駝運輸與海上的船舶運輸提供了條件,而中國完善的經濟體制與發達的手工業則為“絲綢之路”的形成提供了誘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