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南師範大學、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主辦,閩南師大兩岸一家親研究院承辦的思想者論壇11月22日在閩南師範大學舉行。 |
雙向是港台融合的特點 港台關係亦鑲嵌於大灣區之中
束沐認為,港台關係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與經濟社會基礎,具有強大的民間內生動力與自我修復能力。新冠疫情爆發後,港台交流進入史無前例的2年“清零期”,但隨著疫後跨境往來恢復,港台關係又展現出強大的復甦動能,港台交流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兩岸交流,也較少受到政治因素干擾影響。這不僅為港台關係發展創造了新機遇,也事實上具備了港台融合發展的要件。可以說,“雙向”是港台融合發展最鮮明的特點。
第一,經濟社會的雙向互通。他認為,在經貿方面,今年上半年,港台貿易佔廣義兩岸貿易總額約四分之一、港台雙向投資佔兩岸雙向投資總額約五分之一,凸顯了香港在兩岸經貿關係中的“穩定器”地位;在人員交流方面,今年1到7月,台灣旅客入境香港達到69.25萬人次、同比增長79%,香港遊客赴台達到近70萬人次,疫後台灣民眾赴港澳意願持續高漲。上述數據證明,港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時間長、底子厚、質量高,為更高層次的融合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第二,身份認同的雙向融入。他表示,雖然香港、台灣等地均具有本土主義、分離主義色彩的泛政治化身份認同,並催生出“港獨”、“台獨”思潮,但不可否認,若實事求是地觀察和研究港台相互旅居(常住、定居)群體的身份認同,事實上早已呈現出“雙向融入”、“雙重認同”的特徵。意即,在台灣的香港人接納了“台灣人”認同,而在香港的台灣人也接納了“香港人”認同,雙方在保留本有認同的基礎上,均產生了對旅居地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第三,公共服務的雙向適用。他認為,“同等待遇”是兩岸融合發展語境中的重要概念,但如果要說“同等待遇”政策做的最好的,當屬香港特區。這是因為香港為全世界來港就學、工作、居住者均提供了平等包容、便利非歧視的環境,除了政治權利和長期社會福利以外,香港居民和永久居民幾乎沒有區別,作為香港居民身份的台灣民眾自然可以享受完整公共服務。類似的,基於歷史原因,港人也是台灣當局爭取對象,港人赴台就學、常住也可以享受較為完備的公共服務。
除了上述三點以外,束沐表示,港台關係不僅是兩岸關係的特殊組成部分,也鑲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進程之中,因此港台融合發展是多股力量交匯、影響、塑造的結果:一股是40年來台商在珠三角投資興業的經濟力量,令香港成為兩岸貿易樞紐和資金中轉地、周轉地,不斷夯實港台融合發展的經濟基礎;另一股是澳門與台灣之間更加寬鬆的交流力量,借助綿密交織的港澳關係,令港台融合發展更加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