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4日電/香港樓價居高難下,市民置業難,居屋等供應又杯水車薪。智庫組織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提出一律以建築成本價大量出售公營房屋,正在輪候公屋者可選擇買屋或租屋,是比綠置居更具雄心和膽量的建議,至於能否落實及涉及甚麼風險,仍待較周詳的研究。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現時樓價與租金俱高,無論“上車”做業主,還是輪候“上樓”做公屋租客,都望穿秋水,納米盤和劏房應運而生,累積的民怨卻難以化解,而愈來愈多人倚賴公屋解決居住問題,又令長期補貼愈來愈巨大,構成龐大的包袱。
根據團結香港基金提出以建築成本價,大量出售公營房屋的建議,以現時公屋和居屋單位,平均建築成本分別為七十多萬元和一百八十多萬元,由政府擔保買家,向銀行借九成至九成半按揭,合資格的市民所須繳付首期可能低至數萬元,大降買樓難度,為大量望洋興歎的市民,重燃置業安居的希望。
重燃社會置業希望
此外,建議鎖定業主將來出售單位時的補價金額,不像現時與樓價升跌掛鈎,到時樓價升,不必上調補價,樓價跌,卻可降低補價,以低首期再加上述優惠來圓市民的置業夢,預計三十年後自置居所的港人家庭比例,將由現時的接近五成大增至七成半。
社論說,政治上,政府如此“賣大包”,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得以重塑置業目標,而擁有自置物業的人士增加,可以加強社會歸屬感,有利促進社會穩定。另一方面,政府如此“明益”公營房屋買家,報告建議日後連首置上車盤和居屋盤都要這個方式出售,即月入六萬八千元的兩人家庭,都可以用首期十多萬元買樓,會否引起社會其他人士的反彈,要小心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