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科技發展”圓桌會議昨日舉行 |
第六,政府可效法新加坡在蘇州合資科技園的做法,於大灣區設立香港政府/公營機構與當地政府合作的科技園,並例如香港的管理方法,讓香港企業更快融入當地市場。
第七,由於香港人被視為外商身份,因此在內地進行互聯網創業和投資會受到一定的准入限制,港人持有股份的互聯網企業無法申請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文化網絡許可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等相關資質,影響企業的發展。一直以來這一問題都備受香港IT業界的關注,期望有關政策能夠早日獲得突破,讓更多港澳同胞獲得國民待遇並有更多機會到內地投身互聯網發展,積極參與到國家倡導的合作中來。
第八,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洽商,加快推動兩地互認的電子簽名證書互認工作,以促進本地軟件行業的發展。
第九,建議特區政府成立“大灣區創投基金”,支持於數碼港/科學園內的企業於大灣區內擴展業務利用國內資源進行研究開發,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通訊技術、5G和移動互聯網等產業。尤其是5G技術在2020年實施全面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技術等技術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和實際應用,大灣區內各城市之間的溝通會因5G時代的來臨而變得更加緊密,為香港資訊科技行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故此若能成立相應的基金,讓香港初創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下為他們帶來的便利,將可以為他們開拓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第十,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政府合作,資助本港青年前往大灣區內就業,例如提供定額交通津貼及提供住宿配套,減低生活成本。此外,為鼓勵更多有意前往大灣區發展IT從業員打穩基礎,建議政府推出進修資助計劃,資助本地IT人進修普通話、法律課程,以及考取內地各項專業資格的費用,便利他們更快適應大灣區的工作環境及掌握更多機遇。
冼漢迪亦指出,特區政府應摒棄過去積極不干預的政策思維,在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上,要敢於以官方主導、由上而下的政策規劃。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特區政府要發揮本港的創新科技在大灣區內的優勢,必須吸收業界意見後,以官方主導形式主動挖掘機會,發展創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