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魏傑:高質量發展的兩項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1-01-12 08:53:18


未來的中國經濟將是六大形態:金融經濟、實體經濟、文化經濟、服務經濟、科技經濟、環境經濟。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關於“十四五”規劃建議,討論最多的就是最新提出的——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正式提出在國內國際循環裡面,以國內循環為主。

  北京日報發表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傑文章表示,我們繼續強調國內國際的結合,但是以國內循環為主。這是根據目前的整個國際形勢做出的一個研判。“十四五”規劃建議還提出,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一個指導性的方向和原則。怎麼做到高質量發展呢?關鍵是兩項改革。

  文章分析,第一項是經濟體制改革。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釋放發展活力。經濟體制改革有三個重點。一是混合經濟。中國不會走西方那種完全的私有經濟,也不會走傳統那種單純的國有經濟,而是混合經濟。各種經濟成本在中國都能獲得發展的空間,各種成本都能釋放自己的優勢發展。所以,我們不可能歧視和打擊民營經濟,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稅收增長、就業的貢獻巨大,我們要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更大發展。二是市場經濟。中國會繼續推動和完善市場經濟,“十四五”時期,要素市場的建設是重點,整個要素要通過市場來配置,要繼續深化市場經濟改革。三是法治經濟。法治經濟是我們未來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2020年兩會,全國人大通過了《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核心是保護人權和產權。我們要形成一套憲法、刑法、民法的完整體系,為法治經濟鋪平道路。

  總之,通過混合經濟、市場經濟、法治經濟相結合的經濟體制改革,來釋放經濟增長活力,讓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要真正走向高質量增長,就必須抓住這三個重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項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什麼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改革我們的供給體系,使其更加適合於我們的市場需求,那就要調整供給結構、供應結構。怎麼調整供應結構?“十四五”期間,有三個重要的產業,需要我們提升供給結構。

  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未來中國供給結構裡面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有8個要點: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科創板基本在這8個要點之內,要加速推動這類企業發展。

  二是現代製造業。這是標誌中國供給結構水平的很重要的一個產業。我們希望更多的資金投向現代製造業,包括6個要點:大飛機、高鐵、數控機床、核電裝備、特高壓輸變電裝備、現代船舶和海洋裝備製造。這些都是起到支撐高質量發展作用的重要產業,需要進一步大力發展。

  三是服務業。希望更多的資金進入服務業。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就業是一個大問題。過去幾年,就業靠增長速度來解決,增長速度每增加一個點,可以提供1000萬就業機會。但是,現在已不可能,因為我們的增長速度在往下走,因為我們的規模越來越大,規模越大,收入越高,到2035年我們經濟總量的漲幅超過美國的時候,每年能增長三個點就不錯,因為規模很大。那麼,就業靠什麼?需要靠發展服務業,所以服務業成為重要的一個經濟形態。我認為“服務經濟”的概念可以提出來。

  文章指出,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上就是指結構調整,讓我們的結構檔次更高一點。未來的中國經濟將是六大形態:金融經濟、實體經濟、文化經濟、服務經濟、科技經濟、環境經濟。科技經濟、文化經濟、服務經濟、環境經濟的貢獻將不斷提升,提升的過程就是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過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