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區域創新網絡建設的總體方向,應是建設一種高水平開放式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更好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的實現。 |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當今世界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創新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醞釀爆發,全球科技中心快速東移,信息、能源、生物、材料等領域大量新舊技術更迭交替。中國迎來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重要機遇期,一個成熟完善的區域創新網絡也即將形成。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光輝文章稱,所謂區域創新網絡,是指某一特定區域內的開放系統,這一系統由地理位置上相對集中、互相聯繫的利益相關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組成,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導向、以橫向聯絡為特征。區域創新網絡既包括把各類行為主體聯結起來的一般聯繫,更體現為系統內資產、信息、人才、技術流動等具體形式之上的經濟主體間的交互關係。區域創新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加深了各主體間技術聯繫,由此形成的複雜網絡化關係可提高網絡中各主體的競爭實力,促進區域乃至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國外的區域創新網絡建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矽穀。
文章分析,“十四五”時期,區域創新網絡建設不僅是中國深入實施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也是各地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區域創新網絡建設的總體方向,應是建設一種高水平開放式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有效降低知識流動以及技術能力積累、獲取和轉化的成本,形成跨部門跨區域不同創新主體的協同行動能力,更好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的實現。未來,中國區域創新網絡建設應充分發揮“四大效應”,促進協同創新體系形成,助力區域協調發展。
一是充分發揮區域創新網絡集群效應。近年來,中國接連部署了北京、上海、粵港澳和成渝四大科創中心,各地區立足自身優勢,結合產業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布局科技創新,創新網絡集群效應顯現。二是充分發揮區域創新網絡多中心效應。隨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與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中國區域創新空間關聯網絡由四大科創中心的“局部驅動”網絡結構,逐步演變為以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廣東、重慶為中心的“多中心驅動”網絡結構。三是充分發揮區域創新網絡多層次效應。四是充分發揮區域創新網絡輻射帶動效應。從“先行”到“引領”,既是區域戰略的新拐點,也應是區域創新網絡建設的新要求。
文章指出,未來,完善區域創新網絡建設,要遵循創新輻射的等級擴散規律,繼續支持四大科創中心建設,發揮三地政策創新“領頭雁”作用,探索促進不同區域科技、產業、金融良性互動、有機融合。還要充分考慮區域創新網絡的影響效益,依托區域創新要素的梯度差異帶動區域間創新合作,提高區域間科技合作的聯繫程度和輻射效率,加強區域間創新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