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份施政報告發表(中評社 張心怡攝) |
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金融業是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也是最國際化的產業。縱使面對過去兩年前所未有的嚴峻環境,香港的金融體系穩如磐石,業務依然蓬勃。我們清楚看到內地經濟持續增長和金融業深化改革開放是香港金融業發展的堅強後盾,在“一國兩制”優勢下,香港作為國際資本進入內地和國內資本走向世界的橋樑作用將更加突出。
早前中央派團來港向各界宣講《十四五規劃綱要》,重申支持香港進一步推進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強化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及推動金融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就此,我們會在以下五方面加緊努力:
(i)支持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進一步改善上市機制和在徵詢市場意見後,在香港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制度;
(ii)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發展,包括研究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需求、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等具體措施;
(iii)通過考慮稅務寬減進一步吸引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提升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
(iv)支持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關金融產品開展合作,並評估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提升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及
(v)推動跨境金融科技,與內地積極研究建立一個一站式沙盒聯網,利便粵港澳三地的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測試跨境金融科技應用項目。
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要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香港港口既要保持效率高、連繫性強和覆蓋面廣的優勢,也須推動航運和港口業更廣泛於業務流程和運作上應用數碼科技,建設“智慧港口”。我們會與業界合作研究推動“智慧港口”發展的具體方案。物流方面,我們要加快推動大灣區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完善多式聯運;並發展高增值物流,鼓勵物流業界進一步應用科技,提高生產力。
另一個重點發展方向是高增值海運商業服務,包括船舶註冊、融資及管理、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我們會引入稅務優惠,吸引航運業界人士在香港設立業務;特區政府亦會擴大海事處轄下香港船舶註冊處在海外的辦事處,除了倫敦、上海、新加坡和悉尼外,在三藩市、東京和多倫多成立辦事處,為在香港註冊的船隻提供更好的支援。
跨境陸路交通方面,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橋(大橋)和蓮塘╱香園圍口岸三項重大跨境基建於過去數年相繼落成,有助香港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促進大灣區基礎建設互聯互通。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此外,粵港兩地政府正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待疫情受控和免檢疫“通關”逐步實施後,可讓合資格香港私家車經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而無須事先取得常規配額。粵港兩地政府亦同意計劃可稍後伸延至另一個陸路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