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評論》第268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0-04-01 00:19:29


《中國評論》第268期目錄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大國關係室主任、研究員鍾飛騰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日關係》一文中指出,東亞的歷史和智慧告訴我們,一次重大的危機往往也蘊藏著重大的機遇。在新冠疫情還 在蔓延的情形下,除了要扎實做好國內的工作,也要審時度勢,積極謀劃外交戰略。對於中 日關係而言,物質性力量的天平已經傾斜,但是在身份認同、觀念建構和規則塑造方面仍大有可為,雙方應互相學習,共同應對各類危機,共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台灣大學教授黃光國在《新冠肺炎考驗人類文明》一文中表示,當中國已經學會源自西方的科技,甚至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時,所謂中美“文明 對抗”並不僅是“綜合國力”的對抗,而且是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對抗。東方傳統“人飢己 飢、人溺己溺”的價值觀,和西方“個人主義”的生活方式,究竟何者比較能夠幫助人類應付大自然的挑戰?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本期“智庫報告”欄目刊發了《中國國民黨還有未來嗎?》和《東方主義與美國的傲慢和偏見》兩篇文章。

  在《中國國民黨還有未來嗎?》一文中,作者佛光大學教授、孫文學校秘書長謝大寧表示,不管國民黨的論述如何,衹要國民黨把九二共識解釋成一個中國就是嚴格意義的中華民 國,而這個中華民國衹等同於台灣的話,也就是實質上把一個中國變成了兩個中國,兩岸關係大概就全毀了。之前所有的兩岸協議、交流成果必將付之一炬,而北京也就沒有了其他選擇的空間,兩岸就衹能等待圖窮匕現的一日了。國民黨在現在的處境下,衹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走一條看起來迂曲、剛開始幾乎沒有效果的十年磨一劍的道路了。那就是試圖去扭轉愛台灣的定義,國民黨的論述必須配合這點做出徹底的改變。這個論述的主軸,將是“衹有兩岸和平才能救台灣”的以和平使者的姿態,來創造新局的一整套論述。

  《東方主義與美國的傲慢和偏見》一文的作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王崑義表示,以東方主義形容西方對東方的研究有負面意思存在,在“西方”的知識、制度和政治、經濟政策中,長期以來所積纍的一種將“東方”所做的假設,並建構為異質的、分裂的和“他者化”的負面思維。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怕西方的傲慢與偏見,也看清了在東方主義的影響下,想要改變美國對中國人的偏見並不容易,衹有採取對美國以牙還牙的輿論戰,才是大國間真正的較量。雖然,這種外交輿論戰不可能因為疫情的結束,就改變美國人的偏見,但是中國能夠在全球公共領域正視西方普遍存在的東方主義,也許更能替東方人,特別是華人爭一口氣,這才是中國崛起所該改變的國際規則

  本期“智庫論叢”欄目刊發了兩篇文章。在《政治學角度對台灣問題的幾點反思》一文中,作者天津南開大學教授朱磊以政治學視角從綠、藍、紅三方觀點舉例探討了台灣問題中的一些誤區。《面向世界的中國文化價值觀的三個層次》一文的作者——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資深研究員謝茂鬆表示,中國最終要展現於天下四方的是其文化價值觀,中國歷史上為周邊所吸引,也正因其被視為“禮義之邦”的文化吸引力;中國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連續未斷裂的文明,就中國內部而言,也正在於其“禮義”的文化價值觀之維繫而能化育人心、性情,從而能可久可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