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據央視新聞報道,為加快農業綠色轉型,推進鄉村生態振興,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在全國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建設10000家地方生態農場,遴選培育一批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市場主體,總結推廣一批生態農業建設技術模式,探索構建一套生態農業發展扶持政策,持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意見》提出四項重點任務,力促推進生態農場建設。
一是培育一批生態農業市場主體。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自願申報,通過專家評估、現場評審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價,遴選一批生態農業市場主體。引導入選主體發揮自身優勢,全程推廣應用標準化生態農業技術,提高產地環境質量,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生產,打造綠色生態品牌。
二是推廣一批生態農業技術模式。鼓勵以生態農場為主體,推廣應用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污染修復等產地保育技術,化肥農藥減量、有機肥替代、生物防控等技術,生態田埂、生態溝渠、生態廊道等田園生態系統建設技術,農作物秸秆、畜禽糞污、廢舊地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農產品清潔加工、節能貯存、低碳運輸等綠色收儲運技術,健全完善生態農場技術規範,形成一批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技術模式。
三是探索一套生態農業扶持政策。以生態農場為重點對象,探索秸秆還田、有機肥施用、深鬆整地為重點的地力補償政策,化學農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減排降污、農膜回收利用為重點的環境補償政策,稻田甲烷、農用地氧化亞氮、動物腸道甲烷等減少排放為重點的低碳補償政策,以及技術優先推廣、專家優先服務、金融優先支持等配套扶持政策。
四是構建一套生態農業監測體系。督促生態農場建立台賬,及時對生態農場的化肥農藥減量、秸秆綜合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台賬進行查核,對生態農場的水環境、土壤環境、農產品質量等進行采樣檢測,對生態農場的投入產出效益、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等進行綜合分析,加強生態農場跟蹤評價,及時反饋評價信息,建立激勵約束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