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國際化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9-12-20 09:12:37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為什麼我們選擇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首先基於上海一直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也曾經是整個遠東的金融中心,沒有歷史積累是很難搭建國際金融中心。中國從新加坡進口原木,其實新加坡一片森林都沒有,但標的原產地是新加坡。但是印度尼西亞的原木通過新加坡進行結算的,新加坡是國際金融中心,所以原產國變成新加坡了。市場承認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有歷史積累、有業績,這是內生性、外部性的結合。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關鍵在於離岸市場建設

  國際金融中心又以什麼作為標誌呢?最為重要的是產品制定標準、價格的制定標準。具體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關鍵是中國人民幣的產品,金融產品是不是中國制定價格?首先就是人民幣指數,是否中國自己制定的。所有金融產品中,就國內來說,上海擁有最完善的金融要素市場,各種人民幣產品都從上海發出。都看上證指數,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這是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標誌性產品。上證指數、人民幣指數、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債券市場,這些都是人民幣產品標準,彭博首先看這些,路透也首先看這些,這些標準也是我們還要繼續鞏固和光揚的產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有美元產品,也有日元產品,但是做人民幣產品才是上海金融的本職工作。上海要集中精力把人民幣產品做好,包括人民幣跨境業務,跨境業務做好了之後,才能進一步做離岸業務。離岸產品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離岸的標誌不僅包含可以做各種貨幣,因為離岸包含了各種貨幣產品,並且是以國際標準展開競爭的。上海要朝著國際產品的標準,將人民幣衍生品做到與美元衍生品、日元衍生品同樣標準。

  所以上海首先從人民幣國際化賬戶開始做起,而進博會則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賬戶的契機。商品在中國銷售,當地貨幣計價是國際慣例,並且按照國際規則“依地定價”。利用中國這個大市場實現人民幣定價,有了定價以後才能做指標,才能做人民幣產品。通過進博會,東南亞這些國家——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向中國出口產品,中國按照依產地計價用人民幣支付,這些國家必須在中國開賬戶。開賬戶以後,他們之間在債權債務可以拿他們賬戶上的人民幣進行抵充,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可以充分利用賬戶上的人民幣進行投資,如此真正做到了外國人的人民幣所有權、中國人的使用權,這是具體落實人民幣國際化。以中國市場的規模來吸引外國非居民在中國開賬戶,達到非居民人民幣所有權、中國金融企業的人民幣使用權,這就是無形當中轉變了中國過去利用外資的模式,這個過程中其實就是把人民幣也當做外資在用了。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進博會推出了離岸轉手買賣,這其實是上海要發展離岸結算中心的信號。目前馬來西亞想出口到中國,必須通過新加坡,因為馬來西亞本土的金融機構效率太低。而上海要成為離岸結算中心,其中的關鍵就是資金結算效率問題。目前中國各種資金流轉,各種各樣的金融要素市場,已經給各種金融交易做好準備,並且人民幣支付體系現在已經達到這個要求了。

  人民幣國際化從制定標準來說有三種。第一種,生產者貨幣定價PCP,中國的企業到海外去,尤其像華為這些有定價權的企業,盡量用人民幣計價。第二種,上海已經開始爭取大宗商品定價,諸如,上海黃金市場、上海原油期貨市場都用人民幣計價。因為這兩類商品中國有相對壟斷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也是第一大石油消費國,對產品需求有相對壟斷權,人民幣計價必須與產品供、需綁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定價權。第三種,當地貨幣計價,也就是要求賣方在中國開立人民幣賬戶。中國市場這麼大,用人民幣計價,這就是靠規模取勝。

  目前的主要問題在於,人民幣的期貨產品還沒有上海定價。上海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期貨國際定價權還沒有實現。外匯市場有四大類衍生品,期貨,到目前沒推出,這相當於我們把“批發”價格沒推出。人民幣期貨價格是最標準化的外匯市場,這是今後要努力的,上海需要盡早推出人民幣的期貨價格、期貨產品。

  目前上海已經提出建設“離岸”金融中心了,就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思考問題,從跨境轉為離岸。

  縱觀全球,目前離岸金融中心其實很有限,離岸金融中心都是島嶼、海峽、沿岸地區,上海是沿岸地區,所以照理應該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總結而言,離岸金融中心有三大特點:1.無利率上下限限制(利率自由化);2.金融機構沒有存款準備金;3.免稅(個人所得稅的避稅天堂)。第一和第三條,我們當前的政策空間不大,目前唯一有政策空間的是第二條。存貸款利率怎麼樣進一步壓縮,朝著離岸市場去發展。企業借錢要依賴於離岸市場,存款也要依賴於離岸市場。比如新西蘭允許企業在做金融機構的業務,但不按照金融機構的監管模式去監管,用通俗話來說就是允許在離岸市場上做“影子銀行”的業務,某種程度上提供了一種選擇。

  國際金融中心必須要吸引足夠多的國際企業,企業最希望的是什麼?減少企業負擔和成本,這個成本也包括降低企業應對監管的成本。要降低企業應對“監管成本”,這是離岸金融市場建設的重要一環。上海一直在提出放得最開、管得最細、服務得最精准,一切從賬戶上進行挖潛,目前已經實現功能性監管和行為監管分開。更為需要強調的是專業化,讓專業的機構做專業的事,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