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故宮去年受損的3件瓷器已修復完成。(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3月30日電(記者 張穎齊)台北故宮博物院去年10月遭踢爆有3件國寶損毀,涉嫌隱匿,引起社會嘩然。台北故宮30日舉辦“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開幕記者會,副院長余佩瑾宣布,3件國寶修復完成,並也展示其他件,31日起開展,歡迎大家來欣賞,並再三致歉承諾已反省檢討,感謝辛勤的同仁與修復師。
受損的3件國寶瓷器,分別為“清康熙嬌黃釉綠彩雙龍小碗”、“清康熙暗龍白裡小黃瓷碗”、“清乾隆青花花卉盤”,另外還有展出其他受損修復完成的國寶文物。
台北故宮典藏近70萬件文物瑰寶,時間跨度數千年,深受海內外遊客喜愛,記者會在正館B1多媒體放映室舉行,開幕表演請到台北創世紀室內暨吉他團體,並由余佩瑾致詞,也播放修復紀實影片、展覽說明,接受媒體聯訪,並帶媒體參觀展覽。
余佩瑾致詞說,去年發生損毀,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對故宮不滿、不信任,她代表故宮向大家再致歉,這是很大的教訓,已反省檢討,並調整工作流程,定期整理維護庫存。去年承諾一定公開的3件受損瓷器,透過這個展覽展出,讓大家瞭解故宮保存維護項目及科學檢測、X光等技術,故宮前幾年有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數學中心,研究修復技術,她很感謝這麼短時間內,所有同仁們完成展覽規劃。
故宮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陳東和表示,透過X光影響技術重新呈現修復的文物;助理研究員陳澄波說,他負責瓷器修復,高溫瓷是博物館公認最穩定脆弱典藏品,最常發生劣化,要靠黏合、填補、全色3技術;副研究員洪順興說,他負責修復書畫,書畫材料確實容易老化。
余佩瑾受訪,被問及破損的3件瓷碗價值,她表示,文物的價值是有一定的評估,尊重專家,3件作品已盡全力修復完成,記取教訓、加倍努力。對於庫房空間及教育訓練的疑慮,她說,庫房建築比較老舊,會配合擴建工程,故宮有誠意,請再給故宮支持,工作流程已調整,半年來還很多檢討,定期都有辦教育訓練,文物的等級之分也有列入保存維護的考量。
陳澄波受訪說,這3件瓷器修復,花了3個月,近看仍會看到痕跡,但是以肉眼不容易辨識的方式修復,太細碎修復部分會用填補方式,依據不同狀況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