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總秘書長陳益民。(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8月8日電(記者 俞敦平) 8日上午工業總會(工總)於台北福華大飯店召開"2023工總白皮書"發表記者會。秘書長陳益民針對"2023工總白皮書"內容進行簡報,點出台灣面台灣產業面臨的九大挑戰與因應之道。他表示,台灣憑藉著產業的創新和競爭力,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台灣的經濟和產業也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和困難,需要及時調整和因應,才能維持優勢和持續發展。
8日上午工業總會(工總)於台北福華大飯店召開"2023工總白皮書"發表記者會,由工總理事長苗豐強擔任主席,監事會召集人潘俊榮、副理事長林明儒、副理事詹正田、副理事何壽川、常務理事何語、秘書長陳益民、顧問李堅明和顧問徐遵慈等人共同出席。
陳益民表示台灣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人口老化和減少。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將超過20%。到2070年,台灣的總人口將減少三成,從2300萬降到1600多萬。這將對社會福利、勞動力、消費市場、稅收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壓力和影響。工總建議政府應該提高生育率、優化移民政策、延長退休年齡、推動老年教育和就業、建立長照服務體系等措施,以減緩人口老化和減少的衝擊。
第二個挑戰是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台海形勢緊張,美中關係惡化,貿易戰、科技戰等衝突頻發,對台灣的安全和經濟都造成威脅。國外客戶要求台商在台灣以外設立第二供應鏈,跨國公司在合約中加入台海條款,台灣的投資環境排名下滑等情況都反映了這一挑戰。工總建議政府應該恢復兩岸務實對話、積極參與區域經貿整合、強化與美日歐等友好國家的合作、提升“國防”能力等措施,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第三個挑戰是全球供應鏈轉移。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風險促使各國調整供應鏈策略,從追求成本效率轉向追求安全韌性。各國政府也扶持自己的供應鏈,甚至補貼外國企業在當地建廠。亞洲、東歐各國如印度、越南、波蘭等也成為區域製造中心,爭取新的商機。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員,需要因應這種變化,保持競爭力和彈性。工總建議政府應該打造區域運籌中心、協助產業數位淨零轉型、推動產業升級和多元化等措施,以應對供應鏈轉移的挑戰。
第四個挑戰是區域經貿整合落後。台灣對外出口依賴度高達70%,尤其對中國的出口佔比高。未來隨著區域經貿協定如CPTPP和RCEP的降稅,台灣的傳統產業將面臨更大的負面衝擊。此外,台灣在加入這些區域經貿協定方面進展緩慢,需要政府積極解決參與的障礙和困難。工總建議政府應該加快與友好國家簽訂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推動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參與國際組織和規則的制定等措施,以提高台灣在區域經貿整合中的地位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