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特朗普的文化政策可能採取更具排他性的策略,通過審查內容和資金限制減少與多元價值觀相悖的文化輸出,塑造單一美式形象,固持西方文明優越論和文明衝突論思維。〔22〕這或導致美式文化適應性下降,並促使新興市場國家轉向中國、俄羅斯等替代性文化資源。中國可通過“文化走出去”戰略,利用各類形式的文化產品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強化在全球文化競爭中的地位。美國的高壁壘文化圈雖然鞏固了美式文化的影響力,但也可能刺激非西方國家加強文化自覺和本土化策略,甚至形成對抗性文化網絡,加劇全球文化格局的分裂。
五、特朗普式脫鈎的雙面效應與中美經濟制衡
特朗普再度當選給中美關係帶來新挑戰,但基於全球經濟和安全治理的相互依存與彼此需要,中美關係仍將“鬥而不破”,但會進入競爭與合作並存的新階段。在軍事領域的對抗中,危機管理機制有助於避免衝突升級。在全球治理中,儘管分歧很大,但中美在氣候、疫情防控和糧食安全上仍存在合作空間。通過在特定領域的合作,中美有望在競爭與合作中尋求平衡,在全球治理展現出積極的一面。
(一)中美經濟“鬥而不破”的新格局
特朗普的新一輪保護主義可能導致中美競爭加劇,但因貿易、技術和供應鏈的深度依存,中美徹底脫鈎難以實現。特朗普剛勝選不久,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就在記者會上表示計劃移除中國產零部件,轉向本土或北美製造。〔23〕特朗普可能會通過加徵關稅和技術封鎖削弱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但中美經濟的互補性——比如美國農業依賴中國市場,而中國的稀土對美國高科技產業至關重要——決定了對抗的邊界,避免由於過度衝突引發全球經濟震蕩。此外,蘋果、特斯拉等美國科技企業出於在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業利益,可能游說政府爭取政策豁免,阻擋技術全面脫鈎。在供應鏈領域,特朗普推崇“本土化”生產以重振製造業,尤其在高科技產品和醫療物資領域,但全球化供應鏈的深度融合使其難以如願。〔24〕跨國企業在中國設立的生產和研發中心,不僅涉及其核心利益,也關乎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性。推動“製造業回流”將面臨企業界強烈反對,高成本和效率下降可能削弱美國的競爭力。因此,中美經濟關係雖因“美國優先”政策而加劇脫鈎趨勢,但技術和成本又會迫使美國在關鍵領域保持靈活態度,從而呈現“鬥而不破”的新格局,既制約了雙方對抗的強度,又為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緩衝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