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進兩岸心靈契合:媽祖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24-02-12 00:09:20


 
  3.打造媽祖的文旅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⑤一書中強調:“媽祖文化具有很高的旅遊文化品質,很好地反映中華民族的性格,通過世界的交流和傳播能樹立中國人民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提出要“突出媽祖文化品牌”。

  建議:以共同主題進一步深化兩岸媽祖文化交流。例如:開展“兩岸媽祖文化行”“非遺文化展演”等活動,將兩岸民間交流交往不斷往更深處、更務實、更往彼此心靈深處前行;可提倡兩岸媽祖文旅合作及媽祖文化藝術作品的共創,以往大陸較著重惠台政策的單向構建,若是能以“合作雙贏”的方式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例如:以媽祖主題文化旅遊,打造文化文創品牌,注重軟實力提升;以共同的主題,合創演出大型情境音樂會、舞台劇,才能使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有更深一層的認知,並進一步推向世界舞台。

  此外,若能發展兩岸媽祖文旅APP,則可增進大陸與台灣媽祖文旅發展實際環境的瞭解、認同與融合。例如:可發展媽祖文旅融合的“媽祖文學地圖APP”,從媽祖文學作品對當地傳說的敘述,巷弄街道的描寫,結合各地媽祖相關活動的發展與介紹,以及在地美食的故事傳承,發展出既有人文底蘊、又有美食品嘗的媽祖文化之旅。讓在台灣尚未有機會到大陸的民眾,如果能先在平台上瞭解相關資訊,相信比起一般的純粹旅遊會引起更多迴響,畢竟有故事的文化旅遊會比純粹的商業旅遊更能打動並深植人心。

  4.豐富園區文化軟實力

  媽祖文化園(Macau Culture Park)最早是以媽祖信仰的朝聖地福建莆田湄州祖廟為首要發展區,在1987年9月初9奠基,1991年9月初9竣工。主要景點包括媽祖石雕像、媽祖故事群雕、媽祖碑林等,在祖廟山頂的巨型媽祖石雕塑像高14.35米,是為紀念媽祖羽化升天一千周年而建,當時另建一尊模樣完全相同的媽祖石雕於1992年屹立在台灣北港朝天宮,因為媽祖石雕像同源同工,被認為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歷史見證,共同維護著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寧。

  於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許多地方陸續興起效法祖廟樹立媽祖巨像、設置媽祖文化園區,比如廣東廣州南沙、廣東陸豐福山、廣東汕尾鳳山、福建武夷山、福建廈門、福建莆田賢良港、福建莆田仙遊、山東青島、江蘇泗陽、台灣連江、台灣台南、金門、馬祖、天津、澳門、澳洲等,形成民間信仰與觀光事業結合的風尚。

  其中較具特色的有:馬祖的媽祖巨神像包含避雷針總高度為29.6米,由365塊花崗岩為主結構雕琢而成,象徵“365日、日日平安”,完成於2009年10月,從提案到正式落成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江蘇泗陽媽祖文化園自2012年9月6日開工建設,於2014年5月20日正式開園,園內高達32.3米的三面媽祖雕像坐落在情人島的最西端,是世界上惟一的三面媽祖雕像。天津濱海新區媽祖文化園,於2009年1月5日由原漢沽區政府與台中大甲鎮瀾宮共同合作開發建設,所屬地塊完全通過填海造陸形成,2016年9月揭牌落成。園內的媽祖聖像高43.2米,是迄今世界最高的石雕媽祖聖像。

  若能積極推進大陸及台灣各區域媽祖文化園的構建,成為兩岸交流具有代表性的場域,相信更能彰顯兩岸媽祖慈航普渡精神的共性,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也正是各區域媽祖文化園須全力以赴、責無旁貸的重要任務。

  各區域媽祖文化園,應打造重要的對外交流平台載體、文化名片,充分發揮並利用資源優勢,讓媽祖文化園成為集文化旅遊、學習交流、休憩養生等功能於一體的新景區。

  建議:園區應該走上一條從信俗文化、人文藝術、到安頓身心的“媽祖文化品牌”之路。園區的文化塑像、文化設施、文化場域、文化儀典、文化主題、文化服務,都應有力地凸顯、全面地體現媽祖文化的旅遊品質、民族性格和良好形象。

  媽祖文化園區應該是一處讓百姓休憩、開展藝文活動和提升身心靈健全的好地方,媽祖文化應與區域建設進行有機結合,為媽祖敬仰者提供活動場所,也為民眾提供休閒、人文、安養身心的場域,並應修建相關的媽祖文化設施,使園區能成為聞名海內外的媽祖文化旅遊景點。園區的繁榮發展能為促進文化、旅遊、經濟的全面發展,對進一步弘揚媽祖文化和增進民間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作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振興經濟、繁榮文化注入活力。

  5.增進兩岸民族認同感

  文化是長治久安的關鍵力量。經由文化的融合,才能增進民族認同感,讓兩岸同胞的心靈更為契合。媽祖文化與中華民族認同之間,存在著一致性的關係。媽祖文化是兩岸對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兩岸民眾普遍的價值追求,具有強大的文化吸引力、感染力、向心力、引導力,對於促進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契合、民心相通,具有非凡的意義與價值。媽祖文化能夠超越地域限制、階層意識、黨派立場,對於增進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民間交流看似“平常之事”,卻有“非常之功”。兩岸應常態化地開展媽祖巡遊活動、共同舉辦媽祖誕辰祭祀活動,以守護兩岸媽祖文化的精神家園。

  我們應該以媽祖文化認同推動兩岸中華民族認同,更好地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凝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結合時代要求,傳承並弘揚媽祖文化,讓兩岸同胞真切感受到文化自信,成為海峽兩岸和全球華人世代相傳的“民族認同”的精神支撐。

  6.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

  媽祖文化不僅是維繫炎黃子孫血脈情感的精神樞紐,也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兩岸應該由共同的媽祖信俗文化中,發掘民族性裡共同擁有的文化人格特質,以內在文化精神上的心靈契合,引領兩岸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未來發展的方向。讓媽祖文化的優勢,在構建兩岸及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強大的內生動力。

  由於媽祖的慈航普渡,開啟了兩岸民眾交流的先河,多年來一次又一次在兩岸媽祖文化交流中,營造了融洽溫馨的氛圍。海峽兩岸同謁媽祖,中華兒女共享平安,是媽祖帶給兩岸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最大的福祉。媽祖文化在兩岸的民間交流,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聯結,更是造就世界和平、美滿祥和的必備樞紐。

  我們應該要弘揚媽祖文化所展現出“大愛無私”“勇敢無畏”“和平無懼”的美好特質,從小處來說,台灣與大陸要積極推進“兩岸”命運共同體;從大處來看,兩岸要齊心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以宏觀的角度站在歷史的高點,為全人類展現屬於中華民族的偉大胸懷。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是理性看待世界,友善為世界發展、人類進步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更是高質量發展人文力量的具體展現。

  在實践中,我們應該積極拓展交流往來的新管道、新平台,匯聚廣大媽祖敬仰者同心同德的磅礴力量,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媽祖文化“走出去”,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四、結語

  媽祖文化是世界級的非遺文化,代表了人民向往和諧、崇尚大愛以及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與期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媽祖文化是重要的旅遊資源,是鄉土文化,更“是凝聚兩岸同胞的一條紐帶”,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媽祖文化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透過兩岸青年的交流交往,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兩岸年輕人攜手傳播媽祖文化,更能夠促進心靈契合、深化文化融合,彰顯媽祖文化在“兩岸一家親”裡的文化核心作用,拓展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的廣度及深度。

  最後,建議加大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的力度和頻率,通過真心真情的交流,讓兩岸人民共同感悟彼此血脈相連的真摯情懷,共創兩岸文化交流、心靈契合的新篇章。

  註釋:

  ①陳支平, “一帶一路”視野下媽祖文化傳承發展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叢書序言。

  ②中國新聞網,兩岸媽祖宮廟聯手促“媽祖信俗”活態傳承[N/OL],(2023-09-17)[2024-01-06],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3/09-17/10079582.shtml

  ③游紅霞,田兆元.媽祖信仰鑄牢兩岸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基礎與實踐機制——譜系理論的視角[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3):142-150。

  ④林德政,新港奉天宮志[M].嘉義:新港奉天宮,1993。

  ⑤本書編寫組 編著. 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 [M].北京:福建人民出版社,2022年。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2月號,總第314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