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韓中建交32周年 兩國青年學者對話
http://www.CRNTT.com   2024-09-20 00:37:39


全球戰略合作研究院院長黃載皓致辭(中評社 崔銀珍攝)
 
  第一部分是關於韓中文化社會合作的討論,成均館大學金荷娜(音)提出了韓中文化產業內容中利用網絡小說的第二次創作事例,在市場多樣性方面可以作為兩國尋找合作點的參考,但為此指出存在解決著作權問題等課題。泰齋未來戰略研究院於若瑩提及了中韓都面臨的低生育高齡化問題,並表示,在由此帶來的增長放緩因素中,兩國不僅可以利用AI、產業用機器人、智能醫療等尖端技術,還可以通過構建反映高齡化趨勢的新城市化模式等合作,利用新產業服務成長的機會。首爾大學亞洲研究所梁美花介紹了中國提出的"東北亞命運共同體",提到了韓國通過東北亞地區間的小多邊合作發揮仲裁作用、中韓在朝核問題上實現可持續和平與共同安全、重新確立全球供應鏈的經濟合作模式等必要性,"命運共同體"構想雖然還處於初期階段,但這可以成為緩解地區內緊張和增進合作的嘗試。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李恩周指出,中國公共外交戰略中,在吸引留學生和文化交流方面,以非洲為事例,取得了成功效果,而最近中國國內韓國留學生人數呈劇減趨勢,通過留學生交流是體現兩國深度理解和友好關係的指標,是未來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強調要積極改善暗淡前景。

  作為第一部分會議的討論者參與的首爾大學教授李賢泰表示,在美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傳統安保的共同體實際上很難實現,因此,在非傳統安保如供應鏈、網絡安保、氣候變化、海上合作、人口減少等領域,韓中、乃至韓中日三國實際上有可能實現更密切的合作。本次會議的主持人、漢陽大學教授閔貴植提及軟實力使得美國比羅馬時代強大,並指出,中國在東北亞地區有朝貢和屬國的記憶歷史,中國主張的倡議衹有明確認識到彼此差異是什麼,在承認的情況下探索如何推進,才能取得真正的進展。

  第二部分討論韓中經濟合作方面,慶南大學極東問題研究所潘彬彬為了應對薩德部署後中韓兩國間安保問題政治化的傾向,提出了“加減法”接近法。她表示,要減少過度擴大到政治領域,但除了正式交流外,還要增加非正式民間交流,使政府和民間共同相互作用,促進政治、經濟關係的協調發展。韓國外國語大學王樂提議,在韓國兩國相互依存不對稱性的認識下,找出更多利益的交叉點,實現穩定發展。她指出,首先,在高新技術、綠色能源、AI等新興產業中,有必要通過共同投資和技術合作提高產業鏈的互補性;第二,加強高層戰略對話,減少外交誤解和不信任;第三,鼓勵民間交流和擴大文化體育交流項目,影響民間感情的積極增進,有助於緩解政府間關係緊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