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韓國駐華大使權丙鉉致辭(中評社 崔銀珍攝) |
韓國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所申宜燦表示,韓中兩國通過新的合作談論制度化,可以發展兩國關係,促進亞洲地區融合。一,通過“亞洲共同繁榮”這一共同利益和指向地區發展的談論形成;二,通過“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具體化提高可預測性;三,通過開發敏感話題的“建設性管理”討論,構建相互矛盾認可和生產性方案等信賴基礎;四,通過增進文化上的接近性和相互理解構建地區整合文化基礎;五,通過以“互補性經濟結構”談論擴到“革新主導增長合作”的新談論,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許昌學院中韓三國文化國際研究院黃傑提議,在發展韓中關係方面,人文交流有助於增進相互理解、增進經濟合作、提高兩國軟實力。他強調要加強青年交流;促進文化及創意產業合作;利用數碼技術進行交流革新,探索未來發展。為此,強調構建大文化觀念的重要性;通過人文交流,韓中兩國的文化特色是共同應對地區及全球挑戰,促進韓中關係健康發展所需的潛力。
最後第三部分是討論中韓外交安保合作,全球戰略合作研究院閔銳指出,當前中韓關係因東北亞地區核心利益相關國家之間的第三者變數而受到深遠影響,各國之間的二元關係在世界化的退潮、大國競爭的深化、核心利益的激烈矛盾中,其關係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他強調,中韓兩國要在合作與競爭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保持對核心利益的戰略忍耐和智慧,注意不要落入螺旋形陷阱。首爾大學統一和平研究院趙賢珠根據首爾大學統一和平研究院的統一意識調查(2013-2023)資料,韓國的核武裝輿論隨著對周邊國家的認識而受到影響,這表示除了朝鮮和美國之外,對中國的認識也可能成為一個重要變數。具體來說,越是對中國友好,越有反對核武裝的傾向,擔心朝中合作的韓國人有贊成核開發的傾向,因此有必要注意,如果韓中關係得不到改善和惡化,支持韓國核武裝的輿論也會提高。
漢陽大學黃常弼認為,在包括朝鮮問題在內的東北亞地區,韓中兩國可以利用共同的利害關係加強外交力量。韓國有必要擺脫強調中國對朝鮮的作用論的接近法,考慮中國的利害關係,引導中國建設性參與朝鮮問題,並強調韓國可以通過積極斡旋包括中國在內的多邊會談,在解決韓半島無核化問題、緩和新冷戰格局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全球戰略合作研究院高升華認為,因美中競爭形成二分法對立,朝鮮也利用這一點積極擴張外交舞台,在這個時候,韓中之間最重要的是先發制人地持續對話和消除誤會。特別是對於為韓半島和平解決朝鮮問題,期待韓中在朝鮮不要以極端的選擇威脅地區穩定等共識中尋找合作點。她還提議,在複雜的國際關係中,由於事關尖銳的國家利益,在所有國家都無法完全理解和接受對方意見的情況下,細致的選擇和慎重的行動比任何時候都重要,擴大共識從長遠來看,可以成為有效的次要選擇。
(後方支援記者:郭至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