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此際加快啟動民間投資,不但必要,而且恰逢其時。 |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評論員 張沐)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向好、社會信心逐步回升的關鍵時期。但國際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國內信貸增速放緩,政府投資“單引擎”驅動力有限,經濟持續增長的動能呈趨弱勢頭,是以能否有效啟動民間投資,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繼續向好的關鍵之舉。最新權威消息披露: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草案,即鼓勵民間投資“20條”,經三易其稿後,業於上月報國務院審核。據悉,該文件有望於年內出台。其內容包括擴大民營資本的市場准入範圍,削減行政許可事項、改進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減輕民企稅費負擔等一系列政策亮點。以及正在研擬的《放貸人條例》將適當放開中小企業債券市場、民企稅後利潤進行再投資和技術研發可享受稅收抵免等。
毫無疑問,此時此際加快啟動民間投資,不但必要,而且恰逢其時。及早啟動民間投資,不但有助於提升投資報酬率,而且能夠為經濟發展再次注入強勁動力。今年4月,國務院就將“進一步啟動民間投資,保增長”的政策制訂分解到國家發改委、央行、住房建設部、工業信息部、財政部等相關部委。
6月1日,國家發改委投資司擬出“20條”的第一稿。問題的關鍵在於政策實施的可操作性,不僅有不少專家、業界也存在諸多的不同聲音。中國民(私)營協會會長保育鈞指出,“2006年國資委提出七大行業將由國有經濟控制,既得利益格局早已形成了,要打破,非要有強大的動力不可。”為此,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組成調研組,選擇鐵路、民間金融、市政、公共品四主題分赴湖北、浙江、四川、深圳等地調研,進一步徵求地方意見。在調查中,“發現很多領域民間投資起不來。”本來開放非公資本進入鐵路領域已多年,但如同中部某地區規劃新建總投資達3000億元鐵路,大多是鐵道部與當地政府合資的模式,幾乎沒有民資進入。原因是鐵路部門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主導了設計、工程造價及概算、招投標等環節,參與的民間投資者缺乏話語權,只能被動面對較大幅度調高概算或變動技術方案的風險。加以在運行圖鋪化、行車調度、車輛配置、收入清算等無法享受平等待遇,很多民資入股鐵路經濟效益差,生存困難,從而迫使部分先期進入的民資不得不退出。金融領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一位參與調研的發改委專家談到,比如按村鎮銀行規定,必須由銀行業金融機構充當主發起人,且持股比例不低於20%,其他自然人持股不得高於10%。“這導致本來為民間金融尋找出路的小型金融機構,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變成大銀行的子公司或派出機構。”
經三次修改,“20條”於8月上旬提交國務院。由於它和5年前出台的“非公36條”一樣,仍屬於指導性文件,內容以原則性規定為主。而民營業界期待的可操作性政策法規,包括由央行、銀監會制定的融資政策、財政部制定的稅費減免政策、工業信息部制定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意見、住房建設部制定的促進民間資本進入市政領域的相關規定等。
必須承認,政府投資見效快,但受制於財政約束注定不可持續。消費持續增長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是基本發展方向,但在整體危機大環境中,要實現消費快速增長的可能性不現實,單獨依靠消費增長難以保證經濟持續復甦。全國上半年和7月份投資和信貸數據分析預示政府投資高增長不可持續。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為3359億元,環比下降77%,為今年以來最低,收縮幅度比較大。與7月份貸款相對應的是中央項目投資增速、地方項目投資增速均出現了一定的回落。中央項目投資回落可能跟中央項目分批次下達有關,而地方項目投資回落暗示著政府投資增速的高點或許即將過去,也暗含著政府財政約束對投資持續增長的限制;高投資增長凸顯消費不足,但消費增長過程緩慢,相對於高速增長的投資來講凸顯消費增長的不足。可見經濟能否持續復甦有待於民間投資的快速增長,更為重要的是民間投資對消費的拉動遠遠大於政府投資的效果。在國家4萬億元投資的經濟刺激效應遞減後,政府寄望通過20條新政,激勵民間投資入場接棒,驅動經濟復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