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輪長期而激烈的海權競爭在給中國帶來不少挑戰的同時,也為中國在應對挑戰中尋找和把握機遇。 |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評論員 高祖貴)近來,海洋問題持續不斷升溫。從亞太地區看,中國與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在東海和南海的爭端糾紛此起彼伏。從全球範圍看,北冰洋沿岸的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等國圍繞極地主權和戰略通道加緊角力,印度洋索馬里海域的海盜依然威脅經過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的海上通道的安全,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海洋戰略上動作頻頻,等等。透視此輪海洋問題熱,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兩個更深層次的發展趨勢的影響正在擴大。
一個發展趨勢是國際海洋秩序的調整。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從2009年5月開始,世界沿海國家向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提交外大陸架申請,由該機構進行審議並做出裁定。這項工作將持續到2014年。全世界已有69個國家提交了“詳細劃界申請”或“初步劃界信息”,涉及全球所有重要海域。與此同時,不少國家和機構也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跳躍的部分條款提出意見,要求進行重新解釋,至今已有74條意見。
這正是促使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對南沙和西沙部分島嶼採取國內立法等宣誓主權的做法的重要原因之一。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隨後做出的判例很有可能被援引而形成新的國際規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修改也將引發新的國際海洋權益分割和角逐,國際海洋秩序可能由此發生調整。
另一個更為重要的發展趨勢是,世界主要大國出於爭奪地區主導地位、領土主權、戰略資源和能源、戰略通道等諸多原因,越來越重視海洋,紛紛調整乃至推出新的海洋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