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評論員 郭至君)中國最近與拉丁美洲打得火熱,世界輿論議論紛紛。
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拉丁美洲共有34個國家和地區。拉美長期被稱作“美國後院”,美國盯得很緊,這個地區讓美國產生了“門羅主義”。“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發表於1823年,表明美利堅合眾國當時的觀點,即歐洲列強不應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國與墨西哥等美洲國家之主權相關事務。而對於歐洲各國之間的爭端,或各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事,美國保持中立。相關戰事若發生於美洲,美國將視為具敵意之行為。“門羅主義”作為行之有效的戰略,有助美國從弱小國家變成強大的霸權國家,對此褒貶不一,當然,“門羅主義”本身包含美國控制拉美的野心。
由此可知,與拉美打交道,任何國家都有冒犯美國戰略利益的嫌疑。中國更是不會成為例外。
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共同譜寫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新篇章》的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提出:“我們要共同努力,實現10年內中拉貿易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中國在拉美地區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的目標。”由此看來,與拉美全面合作,是中國已經認定的目標。
中國—拉共體論壇首次在北京召開,不僅凸顯了拉美在中國外交佈局中的重要位置,還進一步完善了中國遍佈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也讓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於2015年中國的首場主場外交。當然,2015年年初這場大手筆的“南南”合作,也讓一些充滿疑慮的聲音浮出水面。
其中,有一些輿論擔心中國會動了美國在拉美的“乳酪”,把中國因素視為對美國在拉美地區利益的“威脅”;也有一些外媒炒作稱,中國有意借助“中拉論壇”在美國的“後院”實施中國版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長久地嵌入美國的地緣戰略版圖。
但事實上,我們認為,中國和拉共體國家的合作,不是所謂和美國爭搶在該地區的利益,而是“惠本國且利天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