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17日電/台灣需要和國際接軌,這不是提早教小孩學英語就能有效做到的。國際接軌最重要的,是學習、進而內化國際上已經建立的一些基本專業標準,用這些標準來衡量、調整自己的作為。
聯合晚報社論指出,最近頗受注目的桃園機場“升級”問題,連馬英九都親自關注行李手推車,說要請王偉忠來驗收。但老實說,小自手推車,大到航站動線設計,不能用官員或一般旅客眼光來評定,而必須考量目前的國際水準。基本的法則,是要建立符合國際水準的機場管理團隊,從經營管理階層的專業經驗到薪資條件,都必須以國際標準來看待。
為配合桃園航空城計劃而將成立的公營 機場公司,最近傳出以月薪15萬元徵求總經理,結果只有一人來應徵。這樣的待遇條件,如何可能爭取到具有國際專業能力的人才?這看來小事一件,卻說明政府缺乏國際級的眼光。馬政府標榜清廉勤儉操守,加以金融風暴影響,台灣陷入民粹情緒下炒作的“打肥貓”情結,動不動就將“百萬年薪”當作“肥貓”指標,無知於薪水與專業能力之間的對應關係。結果所致,從公股的金融相關機構,到這次變成新聞主角的機場公司,只能提出遠低於國際行情的薪資,要如何找到夠分量的人才來好好經營呢?新加坡的官員薪資,香港的大學教授薪資,都比台灣標準高上好幾倍,重點不在“肥貓”與否,而在於服務品質是否符合國際標準。
台灣要和國際接軌,不能用土法煉鋼的心態,或只要求“犧牲奉獻”來成就大事業。最近另一則新聞,國道警員用封雪隧、救護車飛車護送的方式,及時運送一顆急送待移植的心臟。這故事使很多人讀來熱淚盈眶。可是換用專業標準來看,為了緊急救難、緊急醫療運輸的用途,台灣不是在“緊急醫療救護法”之下編列了救護直昇機隊嗎?飛車送愛“心”的故事當然感人,但從國際作業標準來說,總有更加安全效率的方法可用吧。
台灣打造“黃金十年”,“國家”的軟硬體條件和發展願景都要升級,早點趕上國際專業水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