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問題應當正視
2008年下半年以來,台灣方面也採取了一些有利於兩岸新聞交流的措施。如,7月恢復了新華社、人民日報駐點採訪。並將大陸媒體記者在台駐點期限由一個月延長到3個月。在大陸記者赴台採訪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首發團、陳雲林會長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赴台訪問、大陸贈送台灣同胞大熊貓抵達台灣等兩岸重大交流活動時,台灣方面為大陸媒體的採訪提供了協助和便利,也受到了大陸新聞界的肯定。
但與大陸方面積極推動兩岸新聞交流的舉措相比,台灣當局對兩岸新聞交流態度被動,甚至對大陸記者赴台採訪設置障礙,致使兩岸新聞交流存在不平衡狀態。直到2001年,台灣當局才迫於壓力,開放大陸中央媒體赴台駐點採訪。(大陸是1987年開放)。到2001年才開放大陸中央媒體赴台駐點採訪,2008年才開放大陸地方媒體赴台駐點採訪。(大陸是1996年開放)。在陳水扁當政的2005年4月,新華社、人民日報駐點記者因為客觀報道了台灣社會與民進黨當局不同的輿論觀點,被無理中斷了在台採訪。直到2008年7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才得以恢復駐點採訪。對大陸方面提出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的要求,由於台灣當局態度消極,至今無法實現。台灣當局這些做法,直接影響了兩岸新聞交流的深入發展。
一是兩岸新聞交流不平衡、不對稱的狀態。以駐點採訪為例。近年來,來大陸採訪的台灣記者越來越多。近年來每年都達到一千多人次。截止2010年底,駐點的媒體有13家,來大陸採訪的台灣記者累計超過2萬人次。大陸記者赴台採訪只有2千人次,比例為10比1。目前,台灣當局先後開放了大陸5家中央媒體和5家地方媒體派記者到台灣駐點採訪。以大陸數千家媒體只允許10家在台駐點採訪,顯然是不能滿足大陸媒體的要求的。從兩岸駐點的媒體數量和記者人數看,兩岸的交流的不平等是顯而易見的。
二是相關政策不能適應當前兩岸兩岸新聞交流發展的需要,導致交流水平和層次難以提高。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是提高兩岸新聞交流層次的需要,是媒體深入、持續採訪的基本需要,更是在新形勢下,兩岸民眾和社會各界對媒體信息發展的需要。但是,大陸方面和媒體的這一合理要求已經提出多年,遺憾的是至今沒有得到台灣方面的回應。時至今日,遲遲無法實現。如前所述。大陸方面為給台灣記者採訪提供方便,已經多次下放審批權限,減少環節,簡化手續。這些措施,台灣記者已經有了親身感受並十分肯定。相比之下,台灣方面在審批大陸記者採訪手續繁瑣且時間過長,已經影響了採訪時效。(CCTV記者稱,台灣9、21大地震時,提出申請,51天後才獲批准)一位多年赴台採訪的資深記者,談到台灣當局的兩岸新聞交流政策時認為,從2001年開放大陸中央媒體駐點至今基本停滯。現在兩岸形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如果還沿用以前的新聞交流政策,不但不能適應新的形勢變化,而且兩岸新聞交流的進一步發展已經碰到政策壁壘。
三是由於兩岸媒介生態存在差異,媒體報道對對岸形象的塑造易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媒體在塑造兩岸形象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兩岸民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媒體來認知對岸,並形成對對岸的態度。新聞報道必須真實,強調客觀、公正。根據李普曼擬態環境的理論,兩岸媒體各自對對岸的報道,是在為本地受眾構建關於對岸的擬態環境。但由於兩岸的媒介生態,兩者所處環境和職能存在很大的差異。事實上,兩岸記者在新聞價值的判斷、新聞事件的選擇、報道角度的確定,版面編排時編輯語言的應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的影響。這從兩岸媒體在報道對岸新聞時,內容的取舍,角度的選擇,新聞語言的措辭等,很明顯的帶有預設的立場,隱含政治傾向的痕跡。這種現狀的改變需要時間。但是,可以通過新聞交流了解對方的媒介生態,對現狀採取理解、寬容的態度,從而在新聞的一些基本原則上取得共識,在指導新聞實踐上逐漸趨同是可以預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