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銘清:兩岸新聞交流應正視存在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4 00:34:14  


 
  3、豐富兩岸新聞交流形式,建立交流聯繫機制。

  目前兩岸新聞交流的形式主要還是駐點、專題採訪和組團參訪形式。兩岸新聞交流的品牌項目也大多集中在大陸,例如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多在大陸舉辦,建議可以向島內傾斜。還可逐步增加其他交流項目,如,開放兩岸媒體記者到對方媒體實習,兩岸媒體交換稿件、版面,互相委托採訪等。兩岸新聞交流向兩岸的中小媒體、如大陸都市類報紙、台灣南部媒體傾斜,以更加貼近受眾。

  目前,兩岸新聞交流的重點都在報業和電視媒體。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其多媒體、實時性、交互式傳播信息的優勢,將在融合各種傳統媒介的基礎上,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要形式,對傳統媒體形成了強勁的挑戰。兩岸傳統媒體都面臨生存困境,有的甚至面臨生存危機。兩岸傳統媒體對兩岸民眾信息的獲取份額在萎縮,增進兩岸民眾了解的作用在削弱,已經成為不爭的現實。兩岸四地的傳統媒體的報道都面臨如何抵達終端用戶——民眾的問題。象形的漢字是世界語言中承載信息量最豐富、最具藝術含量的、拼音字無法比擬的獨一無二的文字。以漢字組成的漢語是世界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多,最賦有魅力的語言。華人應該以使用漢字、漢語自豪。但是,漢字、漢語的優勢遠遠沒有開發利用。如何適應網絡時代,聯合開發、相互利用互聯網資源,借助新媒體,開發利用漢字、漢語的潛力,使之成為華人的文化平台和掌握華人話語權的有力工具,是兩岸四地媒體人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可以在兩岸四地的新聞交流中,增加新型的網絡媒體和手機平台,拓展有華人特色的豐富的內容與形式。

  為適應當前兩岸交流空前熱絡的的新形勢,豐富交流形式與內容,兩岸媒體主管部門之間應建立常設的常態溝通交流體制和渠道。

  4、兩岸攜手調查研究新聞交流中出現的問題,為政策調整和構建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理論提供依據。

  差異性和多樣化是現代社會的鮮明特征。海峽兩岸社會制度不同,政治生態各異,思維方式乃至生活習慣也有差異是客觀存在。實踐證明,兩岸新聞交流相對於其他交流有其敏感性和複雜性。應當承認,兩岸關係改善的時間不長,而隔絕、對立、誤解的時間長達幾十年,至今並未完全消除。就新聞價值的標準而言,兩岸媒體也有差異。曾經有過對對岸新聞的錯誤解讀,產生過對兩岸同胞和兩岸關係造成傷害的教訓。目前兩岸關係積極發展,雙方都秉持善意的心態發展兩岸關係。兩岸媒體在報道時,更應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營造善意的輿論氛圍。這對記者提出了很高的政治要求,需要高素質專業化的報道人才。兩岸應共同建立人才交流培養機制。作為治本之策,兩岸還應當共同探索中國特色的兩岸新聞傳播規律。

  由於歷史的原因,兩岸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使兩岸從屬不同的新聞理論。但是,不同的新聞理論都包含著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和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如新聞真實性原則、媒體人的社會責任、職業道德等等。正如,鄧小平指出的:市場多一點,或者計劃多一點,不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資本主義有計劃,社會主義有市場。況且兩岸同源同種,共同植根於中華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斷的中華文化,具有適應性、獨特性、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和變革性,才能在世界文明的精神百花園中昂首怒放,才能與世界文明交相輝映。因此,兩岸四地有條件共同創建中國特色的中華新聞理論。兩岸的媒體管理部門可以授權新聞研究部門、大學的專家學者就相關問題開展研究。包括新聞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如對兩岸民眾對兩岸媒體報道的信任度進行調查,對兩岸媒體報道對兩岸民眾的影響進行量化分析。這些調查研究的結果,既可提供媒體改進報道參考,也可為兩岸的主管部門調整政策提供決策參考和依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