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震後海地:如何避免再淪為“失敗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4 00:36:23  


美國前高官認為,美國必須改變援助方式,才能避免海地再度淪為“失敗國家”。圖為震後海地災民在爭奪稀少的糧食物資。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海地1月12日發生的7.3級地震造成近廿萬人死亡,世界各國第一時間派出大批救援部隊趕赴災場。救援工作現已初步結束,美國將協助遭受重大打擊的海地人民重建家園,然而美國內部卻並不看好。《新聞周刊》今日刊發美國國際援助署(USAid)前署長納齊奧斯(Andrew Natsios)的文章指出,美國必須改變援助方式,才能避免海地再度淪為“失敗國家”。文章編譯如下:

  美國國家公共行政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6年發表的海地援助報告曾經這樣寫道,“海地長期依靠外援,國內充斥強盜,人民彼此弱肉強食,是一個失敗、崩潰和被世界遺棄的國家。”世界銀行一份研究也指出,“海地三成公共服務機關完全沒有人手;某些部門卻有一萬員工,但當中只有一半人在實際工作。”

  美國國際援助署的評估報告也指出,“海地政府公務員大多未經訓練,內部基本缺乏人事制度,政策沒有方向。”故此,海地在地震前已被稱為“失敗國家”。

  海地強震以後,全球掀起了一陣捐款狂熱,但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科利爾(Paul Collier)警告,這些國外善款只會進一步鼓勵“失敗國家”內精英階層的掠奪行為,如同在一些產油國裡,低下階層的剝削都總會更形激烈。惟有促進海地國內民眾大規模的階層、權力和資源流動,才能打破特權者壟斷。

  其實,重建困難重重,自然災難的巨大破壞並非主因,華盛頓決策者對海地政策的生澀才是問題癥結。美國多年來都不能幫助海地建立一個有行之效的公民社會、自由經濟和稱職政府。若不能建立一個制度化社會,不管各國投入多少資源援助,海地還是會再度淪為一個“失敗國家”。

  十七世紀的法國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de Tocqueville)已指出,美國的財富和穩定是建立在數量空前的社會福利機構制度之上;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諾思(Douglass North)也認為,貧富國的最大差野並非源於教育、資源或財富,而是社福機構的多寡:社福機構可協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維持社會秩序和建立市場經濟。

  諾思指出,現代社會的社福機構可代表人民向政府和平地維護權益、爭取提高施政透明度、並促進市場交易公平客觀,這些都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在海地這些傳統社會,由於缺少社福機構監察,掌權的精英階層常常濫用國家資源謀求自身利益,經濟活動被大大限制在少數階層以內。據統計,海地是西半球、以至全球社福機構數量最少的國家。

  海地所有公共服務在震前已基本崩潰,諾思認為,西方國家除了要在海地提供磚頭水泥,協助重建港口、道路、水道、學校、醫院和食水設施等基本設施以外,更要協助海地重新建立健全的社福機構制度,這些民間機構比政府更為重要,更能發揮實際功效。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海地大震 中國馳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