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每日經濟新聞刊登財經觀察員葉檀的文章說,很不幸的是,從清初開始,中國的經濟體量在全球領先,卻沒有為全球貢獻更多的主流文化與科技成果,隨著經濟萎縮,文化也隨之萎縮,伴隨農耕文明的是對於先秦典籍鑽牛角尖式的解讀。在中國重回全球第二之際,中國不僅要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先者,理應以中西方文明的結合,向全球展示中國具有重塑全球文明、為全球文明提供全新動力的能力。
全文如下:
以美元計,中國二季度GDP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這是里程碑,但並不能證明中國已經完成強國富民的目標。
環球矚目中國經濟,當然是好事,說明中國經濟已經成為撬動全球經濟的杠杆,三十年前的中國,即便是聲嘶力竭的呐喊也不會引來關注的目光,只有獨特的文化與意識形態能夠引起獵奇者的興趣。
面對大增的GDP,我們應該保持足夠的清醒。GDP總量說明很多問題,有時候什麼也說明不了。曾任經合組織經濟部主任的麥迪森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經濟歷史數據考證與分析專家,他出版了《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對於中國近代以前的GDP有估算。為了盡量減少匯率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對統計真實的經濟規模的影響,採取了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方式,並創造出“1990年國際元”作為衡量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的單位。
按照麥迪森的測算,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中國在經濟上的表現相當出色。從1700年到1820年,中國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從22.3%增長到32.9%,人口從占世界總量的22.9%增長到36.6%。但是,從清朝初期以後,我國GDP一路下滑,相應的,對於全球的貢獻也越來越小,最後成為經濟萎縮體。
但中國的人均GDP不占優勢。按照另一位研究中國古代GDP的先驅貝洛赫的研究成果,1840年中國人均GDP下降到206美元,同期英國為447美元,法國為310美元,日本為l78美元。麥迪森的估算要樂觀得多,按1990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中國人均GDP在公元元年和l000年為450美元,1300—1820年為600美元。但無論如何,人均GDP的下降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的人均GDP一直是軟肋,持續到現在。按照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早就超過日本,但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大約4000美元,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左右。
中國的GDP增長大多是外延式增長,是人口與投資擴張的結果,農業時代是農耕區的擴張與精耕細作,而在工業時代是投資與產出擴張的結果。如今投資的邊際效率越來越低,拉動一個GDP需要的投資增量數倍於改革之初。打個比方,如同一輛急速行進的大車,靠單個投資引擎驅動,規模與慣性衝力越來越大,所需要的投資量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