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治高度看待居屋問題,才能加快對復建居屋做成決策。而當政府決定復建居屋之後,則需有極其專業、穩妥的措施去落實。這也將是未來最受關切的焦點。我們認為,下面的看法應受到政府及社會重視:
一,居屋可復建,樓市不可倒。復建適量的居屋,可幫助基層一部分有需要的市民,但也要明白這個政策若稍有差池所帶來的影響。香港目前有約五成的市民自置物業,一旦復建居屋結合其它經濟因素,影響樓價向下巨幅調整,可能會引起已有自置物業市民的不滿,造成社會積怨,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出現十萬負資產業主,引致社會不安,教訓十分深刻。
二,復建居屋的數量,應衡量各方面的情況謹慎地訂出。目前一般的看法是,復建適量居屋,對於香港樓市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何謂適量,需要政府小心研究。一種意見認為,政府應考慮到每年平均2萬個私宅單位的吸納量,其中居屋於過去十年每年平均供應量約為3,000個,政府應將有關數據作為重要的考慮準則。
三,復建居屋,不應只是眼前一次性的安排,而是應訂定長遠政策。復建居屋問題不應獨立討論,而要全盤考慮整個房屋問題,包括私人市場及公屋的供應;同時,政府還應研究保持土地供應的持續性,等等。
特首曾蔭權預定在十月的《施政報告》中交代復建居屋問題,市民正翘首以待。在未來三個多月的時間內,政府亟需就長遠的房屋及土地供應問題研究出一套新的對策。我們還認為,港府未來應多從政治角度來思考問題,這對施政會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