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26日電/聯合報今天文章分析指出,雙英皆標榜理性問政,開拓各自票源。但朝野攻防互有得失,或流於半調子改革,或立場反覆作非理性演出,都難以討好藍綠基本盤以外的中間選票。
馬英九雖催生法官法、廉政署,卻淘汰不了恐龍法官,被譏為半步改革;但在野黨未擔起監督之責,只是高喊支持白玫瑰重返凱道,也被民眾看破手腳。馬政府對軍公教、榮民勞工釋放利多,在野黨也加碼,忘了更真實的農業問題。得失加減,各自抵銷。
文章說,當年馬蕭配能席捲全台,就是走出省籍窠臼,主打司改、經濟改革議題,獲得中間選民青睞。如今司改仍讓人失望,在經濟議題方面,馬政府又被批為“無感”。執政黨調漲軍公教薪資及榮民就養金,更一年內兩度調漲基本工資,卻似未討好到任何一方,反而惹得勞資皆怨。反讓在野黨得以見縫插針,大批:“問題不在數字,而在端出全盤政策。”
再看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老農津貼議題,在野黨主動喊出從現行六千元加碼到七千,暴露了蔡英文的昨非今是;馬英九則又聲稱應回歸專業,從而提出農產品六大產銷政策。問題是,馬英九的作法亦讓人納悶:四年前競選時提出“讓農民好生活”的十二項重要政策,如今多數尚未落實,又重開支票要如何取信?
明年大選採合併選舉,提升了藍綠對決氛圍。馬執政選前在司法、財政議題,改革的正當性受到質疑,民進黨本可順勢提出因應對策,呼喚首投族、回頭族、轉投族共同反馬。可惜民進黨把握不住重點,無法趁機追擊,倒暴露了自己的前後矛盾。
看來,藍綠兩營目前都只能顧住基本盤。要感動中間選民,雙方都還有得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