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 |
中評社台北10月7日電/緊繃了將近1個月的政局似有緩解跡象,繼4日“行政院長”江宜樺與“立法院長”王金平互釋“善意”後,國民黨5日又拋出震撼彈,馬英九決定在“王金平黨籍是否存在”的“本訴照打”前提下,不再對王金平提出的保全黨籍假處分案再提抗告。這意味著在正式司法訴訟結束前,王金平將可保有“國會”議長一職,這也被視為馬英九對王金平釋出“和解”的善意。
中國時報社論說,看看美國,想想台灣,美國朝野惡鬥、兩黨互不相讓,導致聯邦政府部分停擺,現在台灣雖然還未搞到政府關門的地步,但江揆迄今無法進行施政報告,待審法案受到延宕也是事實。對此,我們一方面樂見國內政局得到緩解,但仍然堅持對是否有人涉及司法關說及不當監聽要徹底查個清楚,給人民一個交代。
民眾常把情與理擺在法律之前,這是我們固有政治文化的一部分,難以單純的好壞加以論斷,但西方有句話說,儘管權宜變通難免,但絕對不能破壞法律。如果大家不能守住底線,對於權貴犯法還能網開一面,豈不意味著國人接受有人可以高人一等的事實,這樣的心態與作法豈不是說明了,台灣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與法治是虛偽,而且是經不起考驗的?我們和大陸的差距到底是本質的不同,還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過度現實主義的文化是否意味人人都需要攀交權貴,或對政治人物提供“獻金”?一般社會大眾又如何得到社會公平正義呢?
中時的立場一向單純而堅持,政治雖然是一門妥協的藝術,大局為重固然重要,和解也是好事,但台灣必須由這次事件中學到教訓,得以成長、能夠提升,沒有是非、缺乏真相,和稀泥的作法並非正道。今後,我們樂於見到政治的歸政治,司法的歸司法,司法獨立的原則絕對不容受到侵犯,法律之前人人一律平等,沒有任何人或政黨能夠高於法律,管他是“總統”、院長、總長、形象極差的“立委”諸公,誰都不行。誰破壞了這個原則誰就是千古罪人,就是全民公敵。
從美國政府關門到國內政局緩解,我們再進一步看看正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本屆亞太經合會(APEC),美國正受困於預算僵局,奧巴馬總統被迫在最後一刻取消出席會議,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充分把握機會,善用其發言權,積極推動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政策,向東協國家利多大放送,爭取東南亞國家的向心力。外交確為內政的延長,若說美國政黨惡鬥未對美國造成傷害,其誰能信?對此,台灣豈可不引以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