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日報:讓國際關係體系轉型更自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30 10:31:38


  中評社香港12月30日電/在全球諸多媒體評出的2013年十大國際新聞中,“敘利亞內戰”幾乎毫無懸念地名列其中。而這條新聞去年就已出現在諸多“十大”之列。

  曠日持久的敘利亞戰爭,塗炭生靈,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這個國家已經到了再打下去就要徹底變成廢墟的地步。與此同時,地區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危機外溢的風險並未減小。

  一些國際問題評論員將敘利亞戰爭同當今整個國際形勢聯繫在一起,甚至提醒人們,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

  這種“聯想”源自某種“相似性”:同一戰前一樣,當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掌控局面,各國力量此消彼長,世界正處於再平衡的動蕩期。

  毫無疑問,這種貌似深刻的看法經不起推敲。儘管今年夏天敘利亞亂局急劇升溫,個別外部大國甚至揚言要進行武力干預。然而,美俄就處理敘利亞化武問題達成的原則性協議讓局勢峰回路轉,落實上述協議的工作正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其實,出現轉機的不單是敘利亞問題。博弈多年後,美國同伊朗的關係出現歷史性的解凍,伊朗和有關六國終於就伊核問題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經過馬拉松式的談判,世界貿易組織成立近19年來終於達成了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

  透過這些現象,人們再次看到了大國在熱點問題上的立場協調與務實合作,感受到了各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迫切心理。畢竟,世界同100年前截然不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國際秩序構建的方向。英國專欄作家馬丁·沃爾夫認為,“政治方面的挑戰在於,圍繞那些會讓幾乎所有人長遠受益的變革,如何達成共識。在不同的國家,答案不同。但我們必須找出答案。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潛在益處,而各國政策必須確保這種潛力得以實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