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曾說若《服貿協議》未通過,中國大陸可能會反對台灣加入更廣泛的區域經濟整合,您為何會這樣認為?
馬:倒不是說中國大陸會公開反對,而是中國大陸是我們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如果我們和第一大貿易夥伴協商不論是服務貿易或貨品貿易都無法通過,那其他《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會員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們和第一大貿易夥伴都無法完成相關協議?這就是我們再三強調的,兩岸貿易不只牽涉兩岸,也牽涉到其他國際貿易夥伴對台灣誠信與參與誠意的評價。因此,我們既然要參與區域整合,就不要把中國大陸擺在外面,我剛剛講,它不是我們唯一的貿易對象,但我們也不能不和它進行貿易,畢竟它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
問:您仍然認為《服貿協議》有機會通過嗎?
馬:我們現在第一步是要把監督條例通過立法,才能考慮服貿協議,但這樣的發展其實對台灣是不利的,因為台灣的服務貿易和日本、香港、新加坡與韓國比較起來落後很多。我們在貨品貿易上有的領先他們,有的輸給他們,但是在服務貿易上普遍輸給他們,這是我們有潛力但表現不夠強的一環,如果在這方面還自我退縮,找出一大堆政治理由來反對的話,這對台灣是不利的,不論哪一黨當政都會不利。
事實上,台灣出口的貨品或服務被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所涵蓋的比例不到10%,可是日本是18%,韓國是35%,新加坡是77%,我們遠遠落在後面,可是我們還不斷地製造一些困擾,讓我們無法增加涵蓋率,當然對台灣很不利。
問:美國提出“亞洲再平衡”政策,然而,您認為近年來美國對亞洲的影響力是否減少?
馬:我認為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是因應亞洲情況變化採取的做法,因為在50、60、70年代,亞洲不只依賴美“國安”全的保證,也和它的經濟有很大的關係。經過30、40年,亞洲的情況有了很大改變,這些“國家安全”上還是依賴美國,但是在經濟上卻跟大陸發生很密切的關係。我剛才說,中國大陸周邊23個國家與地區,有17個以大陸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不是美國,這是整體亞洲情勢改變的部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表達“亞洲再平衡”政策,其實大部分的亞洲國家是願意支持的,但他們在經濟上與大陸的關係不會因此改變。
在安全方面,最近美國對於日本、菲律賓、越南、緬甸以及其他東協國家的安全政策,都顯示出在這個領域美國還是希望不要受到挑戰。
我們與美國的關係,在過去7年來,可以說超過過去36年,我所說的36年是以《台灣關係法》開始實施起算。同樣的,與30幾年前相比,我們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也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繁榮,也遠遠超過36年前,因為我們的兩岸政策,使得美國能同時與台灣及中國大陸和平共處,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