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不認同吳建國在新書寫說蔣經國是因為江南案及十信案,被迫從保守改為解嚴及開放赴大陸探親等開放政策。左起汪希苓、馬英九、吳建國、陳虎門(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月13日電(記者 倪鴻祥)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前校長吳建國訪問“江南案”重要關係人、“國防部”前情報局長江希苓、前副處長陳虎門後集結成冊,12日下午舉行《破局:揭祕!蔣經國晚年權力佈局改變的內幕》新書發表會,書中提到蔣經國晚年身體惡化,加上“江南案”、“十信案”等頭痛問題與弊案 ,在壓力下宣布解嚴、開放赴大陸探親等。此一觀點遭到馬英九及汪希苓的挑戰,吳建國表示,可惜沒能事先找機會與馬談一談,讓此書的觀點更為完整。
江南案發生於1984年10月15日,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筆名“江南”,俗謂“劉江南”)在美國加州遭刺殺身亡。台灣官方雖然承認江南案為情報局官員主使,但仍強調本案乃情報局官員獨斷專行所致,非高層授意,並逮捕了當時的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等人。
新書發表會下午在孫立人將軍官邸(今陸軍聯誼廳)舉行,馬英九與台北市長柯文哲,新書作者吳建國、汪希苓、陳虎門,前“新聞局長”邵玉銘、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都出席,現場擠滿記者。較勁爆的是,馬英九與汪希苓都挑戰吳建國新書的觀點。
吳建國在“破局”新書自序裡認為,蔣經國晚年權力布局改變、從保守走向開放是“被迫的”,他在自序中指出,蔣經國在進入第二任期之後,歷經“江南命案”、“十信事件”的沉痛打擊,所信任倚重的幹部一一發生問題,加上健康的明顯惡化,蔣經國的態度開始轉變,從保守走向開放,包括宣布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打破自己堅持的“三不政策”,允許台灣人民赴大陸探親,尊定了台灣民主化的基礎。蔣經國所以會如此重大改變的原因,簡單說,他的改變是“被迫”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決定。
“破局”把蔣經國執政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保守的第一任期(1978至1984年),第二部分是走向開放的第二任期(1984至1988年),這部分敘述了“江南命案”與“十信案件”,以及他態度改轉的過程。
汪希苓指出,他對蔣經國最後佈局看法的描述,有些不同的感想。1969年他被派去美國擔任海軍武官前,蔣經國對他說,派他去美國是希望他能多爭取一些武器裝備,但這不是要攻擊中國大陸,而是中國大陸萬一攻擊台灣時,必需考慮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台灣今後要走的路是經濟發展與建設,同時建立在民主自由法治之上,使大陸同胞羨慕台灣,由大陸同胞來影響大陸的改變,假如大陸改變了,就可以回家了。
汪希苓表示,蔣經國就是那麼早就想到台灣應該怎麼樣發展的一條道路,很可惜,現在並沒有完全遵照他的理想來做,所以他認為,蔣經國最後開放探親、兩岸交流,實際是有一貫的理想,早就已思考到台灣將來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這是他唯一認為與書上提到說蔣經國是被迫改變的觀點是不同的。
曾任蔣經國英文秘書的馬英九表示,解嚴與開放的決定,絕對不是只因為江南案或十信案才發生的,這跟當時兩岸關係的變化和國際社會發展都有很大關係。蔣經國對台灣的四大貢獻,包括十大建設、解除戒嚴、開放探親及勤政愛民,每一項都是歷史性的貢獻。解嚴是國內政治,開放探親是兩岸關係,看起來好像不相關,深層看,這兩項重大決策都跟兩岸關係有關。
馬英九指出,中國在1979年與美國建交後促使美台斷交,中國提出“和平統一”,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還提出“一國兩制”,當中共擺出笑臉,台灣還在戒嚴、如臨大敵,在國際跟兩岸處於不利地位,解嚴壓力來自台灣內部,也來自美國。1985年某天蔣經國收到美軍顧問團前團長戚烈拉將軍(Gen. Richard G. Ciccolella)親筆來函提到戒嚴對台不利,在國際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變成台灣的包袱。可見,蔣經國第二任發生“江南案”和“十信案”和解嚴、老兵想回家而促使開放大陸探親,沒有直接關連,但涉及政府部門疏失。
馬英九強調,絕對不是一個“江南案”或“十信案”,就完全改變蔣經國想法,而是當時的兩岸情勢和國際關係,使得繼續戒嚴和禁止台灣人到大陸,越來越不可行。蔣經國最後的這兩個重要決策,也改變台灣,至今仍是最後人民愛戴的“總統”。
十信案是1985年2月爆發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簡稱十信)與國泰信託擠兌風暴。當時十信理事主席為國泰集團蔡萬春,蔡萬春兒子蔡辰洲當選“立委”後以大量資金投入房地產事業,十信放款總額占存款總額之比率高達102%,遭“財政部”明令十信停止營業3天,由合作金庫接管,蔡辰洲也因利用人頭、冒名貸款,違反《票據法》被捕,1987年5月在判刑前夕疑因肝癌過世,當時的“經濟部長”陸潤康、“財政部長”徐立德、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關中都因此辭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