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23日電/中央日報今天文章說,馬政府新“內閣”成軍一個多月,若干重大爭議,作法或許不夠周密。包括美牛問題,一開始府院說沒有預設立場,似乎欲以廣納民意;於是等到辦法拿出來,反而自困牢籠,彷彿變成官方出爾反爾。外勞、本勞薪資脫勾,議題操作同樣令人遺憾。既然“勞委會”和“行政院”還未“喬”好,為什麼這項議題會端上檯面?結果社會看到從行政到立法部門,顯然意見紛歧,能不困惑?
飯熟再掀蓋,這是決策體系的政治ABC。部會之間,必然有其本位主義,有的要經濟、有的要環保、有的要人權,這是職責所在,莫可如何。所以自家人一定要先“喬”好,一方面釐清政策目標,協調各方價值;另一方面樹立政策權威,確保令出必行。一項議題,被動炒作,人多嘴雜,政出多門,不但暴露決策當局的自亂陣腳;更且授人以柄,動搖社會大眾對於政策的信心。
其實外勞、本勞薪資脫勾,應當屬於極易量化的政策議題。外勞最低薪資鬆綁,能為企業節省多少成本?較之陸勞,節省的成本是否足以吸引“鮭魚”返鄉?目前外勞薪資,比起新加坡等周邊國家,有否偏高?鬆綁後,將否造成外勞來台興趣缺缺,勞力市場反而緊張?勞力市場緊張,是否又會迫使企業,提高外勞待遇,使得成本撙節,終究有限?信手拈來的種種疑問,相關當局實有必要加以宣導,而非放任媒體炒作醱酵。
所以“內閣”、府院的橫向和縱向溝通,勢須加強。政務官為職責、政策辯護,固為可取;但如因內部溝通未臻完滿,逼得官員需以辭職明志,那將是個沒有“贏家”的失敗結局。執政能有方向感,是因為生米煮成熟飯以前,已先協調準備、建立共識,才能水到渠成、飯熟掀蓋。畢竟政府是一體的,政策成敗終究是總帳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