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員傅夢孜副院長 |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鹿音副研究員認為,朝核危機從冷戰結束後爆發到現在,大大小小已經多次,由於朝美關係矛盾這一本質問題難以解決,每次新的危機都會與上一次危機有關,舊有問題不斷積累導致新的危機爆發。這次朝核危機實際上是2008年底六方會談停滯,2009年朝鮮第二次地下核試驗後危機的延續,也是相關各方政策調整,特別是美朝政策消極互動的結果。由於六方會談停滯多年,沒有這麼一個框架讓各方下台階,朝美互相了解的渠道特別有限,所以相關方對危機的控制力更差些,對彼此的猜疑更重些。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中國周邊戰略研究室王俊生博士認為,本次危機發生在朝鮮第三代領導人剛剛上台後,因此成了檢驗其對外政策的很好機會。第一次和第二次朝核危機都發生在金正日時期。因此,這次危機也可以檢驗朝鮮第三代領導人對外政策的基本邏輯:完全繼承了其父親的對外政策與行為模式。同時,中國對朝政策出現微調。一方面中國對朝政策仍然堅持“三原則”(無核、和平、對話),另一方面中國更為清晰的向朝鮮傳遞信號。表現為:不同於以前在朝鮮進行衛星發射時的放行行為,本次衛星發射後就進行制裁。其次,不同於以前類似的危機爆發中國很快派出特使到各國斡旋,這次中國的不滿表現在沉默上。第三,這次對國內批評朝鮮政府及領導人的輿論也有所放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美國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征研究員認為,此次朝鮮核危機,我們似乎又看到了一種輪回:美韓進行軍事演習——朝鮮指責美韓挑動戰爭——退出某項國際條約或發射遠程火箭——聯合國制裁——朝鮮進行核試驗——聯合國又進一步制裁——有關各方和談,達成協議,開始向朝鮮提供援助,朝鮮暫停安理會決議禁止的活動——美韓和朝鮮胡指對方沒有遵守承諾——朝鮮指責美韓挑動戰爭。而此次,朝鮮打的主要是心理戰,其手上籌碼並不多。未來朝鮮小動作還會有,但大打不會。目前看,朝鮮內部穩定問題是危機發展和解決的關鍵。美國一方面借此對中國施壓,一方面也樂得亞太局勢適度緊張,以強化同盟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