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郭震遠研究員 |
修春萍研究員認為,台灣當局長期以來一直借助美、日等外部勢力對抗大陸,這決定了台灣在對美、對日關係必然處於弱勢地位。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占據對釣魚島實際控制的優勢,不僅不理會台灣當局的主權主張,更不可能出讓既得利益,回應台灣當局的漁權要求,這是台日漁業談判曠日持久、毫無結果的原因所在。那麼,日本此次突然主動提出與台灣進行漁業談判,並願意出讓部分利益,其意圖最直觀的、也是最多被提及的,就是為了減輕釣魚島爭端中面臨的兩岸聯手保釣的壓力。但如果把日本在漁權問題上對台灣做出的讓步僅僅看作是為了緩解兩岸聯手保釣的壓力,就未免太小看日本了;日本更深一層的目的應該是借此分化兩岸、在兩岸間打入楔子,干擾兩岸關係進程。
郭擁軍副主任認為,“台日漁業協議”所以能夠談成,這個時機是比較重要的,因為漁季快要來了,所以在這個時間點達成協議,有天時的考慮。協議能夠達成,主導權還是在日本方面,是因為日本調整了政策,改變了前16輪談判時的一些立場。郭擁軍分析,回顧這一輪漁業談判,從去年9月日本宣布“釣魚島國有化”引發中日關係危機之後,日本開始主動釋出善意,這點與以往不一樣。以往是台灣主動要求談判,而日本不答應。這一次,在釣魚島危機的背景下,台灣反而拉高了姿態,表示在現在氣氛不合適談這一問題。而日本主動釋出善意,也有外部因素,就是美國對其的影響。由於釣魚島危機涉及中日關係也涉及中美關係,正如美國不希望看到兩岸之間持續緊張一樣,它也不希望看到因釣魚島問題而導致大陸、台灣、日本三方之間過於緊張,影響東亞局勢穩定。在現在朝鮮半島局勢未定的情況下,美國尤其不願看到東亞局勢持續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