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題:從新制度主義看國、民兩黨的大陸政策 作者:黃清賢(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助理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南部中心執行長
表面上看來,國民黨和民進黨確實不一樣,因為國民黨重申領土包含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憲法》架構,民進黨則強調領土限縮在台灣的主權獨立國家建設。
可是進一步來看,國民黨“不統、不獨、不武”的“維持現狀”結果是什麼?民進黨不講1991年的《台獨黨綱》,不說2007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採取無需更改憲政體制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作為立場,是否與國民黨的政策結果會殊途同歸?
當然,有人會說兩黨的願景不同,國民黨胸懷大陸,民進黨志在台灣,但對於現狀可能導向同樣結果的變遷而言,是否會讓兩黨路徑最後趨同?而這種趨同是歷史的偶然,還是變遷的必然?
本文擬從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的角度,分析台灣兩大政黨的大陸政策為何會有如此變遷趨勢,其中主要以兩黨執政時期的政策作為觀察指標;接著本文將檢視兩岸關係另一行為者,中國共產黨的對台政策概念,然後統整提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想途徑。
路徑依賴與制度變遷
新制度主義是對於傳統制度主義研究的反思,關注的焦點從組織到規則、從正式到非正式的制度概念、從靜態到動態的制度概念等。本文試圖運用該方法的歷史制度主義研究途徑進行探討,該途徑強調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尋求制度變遷的內涵。
其中,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是重要概念,亦即重視前一階段政策對於後一階段政策的影響力,所以同樣的政策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
變遷的制度一旦開始在某一特別軌道,縱使該制度較無效率,還是會贏過其他制度;其壟斷優勢是因為規模效果、學習效果、協調效果、調整預期等機制,被鎖進了路徑依賴。①
路徑依賴的路徑選擇有其關鍵時刻(Critical Junctures),當決策者在該時空環境下,做出諸多選項中的某一選擇後,制度便進入了路徑依賴,如果要轉換路徑,成本將愈來愈大。
但從另一角度觀之,路徑依賴非一成不變,制度動力論(Institutional Dynamism)認為下列情況將使制度變遷:
1、社會經濟或政治系絡產生廣泛變化,使得原先的潛在制度,忽然對政治結果產生突出的影響。
2、社會經濟系絡或權力政治平衡的變化,使得舊的制度服務於不同的目標;就像新的行為者經由既存制度,追求新的目標。
3、外來變化使得既存制度,轉移了追求的目標或策略;也就是舊的行為者在舊的制度下,採用新的目標。
4、政治鬥爭下的劇烈變化,或是在制度約束下,策略性機動的逐漸變化。
兩黨政策的路徑依賴
回顧國民黨的大陸政策,1987年的開放探親是路徑依賴的關鍵時刻,因為美蘇冷戰的國際情勢舒緩,兩岸經貿與人員交流的壓力日漸升高,舊的行為者蔣經國總統,在舊的“統一中國”制度下,採用新的兩岸交流目標,使得“三不政策”制度逐漸變遷。
在李登輝接任總統初期,權力未穩的他當然選擇路徑依賴,但隨著他以民主化作為鞏固權力合法性的訴求,並且試圖分化既有統治集團的權力政治結構,使得舊的制度服務於不同的目標時,“統一中國”的制度開始變遷。
1994年的《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將政治主權統一的“一個中國”,逐漸異化成歷史、地理、文化、血緣的“一個中國”,進而在1995年的台海軍事危機強化了“一個中國”異化的正當性,建構了1996年總統大選凝聚台灣對抗中國大陸的投票意向;而1999年的“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說法,就是這種路徑依賴鎖入“一個中國”異化後的產物。
雖然2000年總統大選發生政黨輪替,但民進黨的陳水扁接任總統伊始,仍是路徑依賴,延續前朝政策系絡與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思路,提出“四不一沒有”。可是在兩岸的外交、國防互動沒有起色,內部的朝野互動又日趨惡化,路徑依賴進一步鎖入“一邊一國”、“終止國統會與國統綱領”、“正名運動”乃至於《正常國家決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