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階段兩岸關係以和平發展為主題 |
中評社/題:法理情三維建構下的“一中原則” 作者:李逸舟(北京),台灣問題專家
隨著去年以來“兩會”商談與處理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問題取得一系列進展,有關兩岸關係後續發展的問題引起關注和討論。比如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的問題,比如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問題,比如如何確保協商解決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空間未來不被“台獨”所乘的問題,等等,在在事關重大,牽涉深遠。那麼,其中需要我們首先認識把握的核心與關鍵究竟在哪里呢?
兩岸關係癥結何在
著名的“胡六點”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涉外事務等方面提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其中第六點提出:“我們再次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同時指出,“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為有利於兩岸協商談判、對彼此往來作出安排,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
仔細推敲上述內容,可以得出以下邏輯關係:
其一,包括兩岸政治談判在內的六項主張,都是“對未來兩岸關係前景的規劃”,是為了“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這體現了“現階段兩岸關係以和平發展為主題”的基本戰略思想。
其二,簽署和平協議,應該是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結果;沒有結束敵對狀態,不可能有和平協議。
其三,基於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軍事是政治的工具的常識,兩岸根本的敵對狀態存在於政治領域。所以,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前提是政治敵對狀態的逐步消解。
其四,兩岸政治上的敵對存在於甚麼地方?由於國共兩黨實現了歷史性和解及國民黨當局在台灣重新執政,兩岸間的敵對狀態總體上轉化為一種“政治對立”的關係,它主要存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兩岸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不同,是雙方政治上的基本對立,也可稱是兩岸關係中的基本矛盾。“胡六點”指出:“1949年以來,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顯然,在21世紀的今天,繼續解決這種對立只能靠和平、靠發展;而兩黨“共同願景”確立現階段兩岸關係以和平發展為主題,表明雙方在這一最基本的政治對立上予以“擱置爭議”,留給發展來解決問題。雖然這一對立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仍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影響,但總體上不構成現階段主要矛盾。
其次,雙方圍繞甚麼是一個中國、怎樣堅持一個中國進行的鬥爭與分歧,是現階段兩岸間最根本、最現實的政治對立。實踐證明,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台灣實行政治轉型開始,這一政治對立就成為兩岸間的主要矛盾。20年左右兩岸間發生的一切大事小情,歸根結底都是圍繞這一矛盾發生並展開;即論是李登輝當政後期和陳水扁執政時期,這一矛盾仍然是兩岸對立的根本所在,所謂“特殊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都是這一矛盾高度激化後特殊情況下的變形反映。
由此可見,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關鍵的、首要的問題恰恰存在於“一個中國原則”這個“基礎”之中。沒有這個“基礎”,兩岸就沒有談判的可能,或者勉強談起來甚或獲得一紙協議,也不可能真正結束敵對狀態;如果這個最根本的對立解決了,其他各項政治問題包括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建立軍事互信等等,都將轉化為技術性問題而迎刃而解。目前,兩岸在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上達成了一致,支撐了去年以來兩岸關係的明顯進展;但是,如何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深化、落實這一共識,尚需雙方發揮高度智慧,在互動中形成高度默契、互為激勵、螺旋上升的正面循環。
所以,胡總書記今年5月26日會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時進一步指出:“考慮到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難題,鞏固和增進雙方的政治互信尤為重要。堅持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是關鍵所在”。而“兩岸可以就國家尚未統一前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進行務實探討”,這種政治關係說到底也就是雙方怎樣堅持和處理“兩岸同屬一中”問題、雙方如何在這個問題上進一步深化共識的問題。
兩岸圍繞一個中國原則進行的激烈攻防
與事實上的“談判”過程
1979年大陸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核心是台灣當局接受地方政府地位,其他一切不變。台灣當局對應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並堅持“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雙方繼續堅持絕對否定對方的一個中國,延續隔絕對峙狀態。
至1986年蔣經國推動政治革新及隨後開放老兵返大陸探親、終止“動員戡亂”,台灣政治格局與兩岸關係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在既不接受地方政府地位、又不能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的情況下,台灣需要為雙方的政治定位與相互對峙找到一種新的方式。於是,“一國兩府”、“一國兩實體”等等紛紛提出,學只與輿論只也有“一中屋頂”、“多體制國家”等種種意見。但在當時大陸看來,以前雙方始終堅持的都是“一”字,現在對方提出的卻都是“兩”字,對“台獨”與“兩個中國”的防範戒備心理驟然升高。兩岸進入圍繞一個中國原則長期激烈攻防的階段。
台灣最初先後提出“一國兩府”、“一國兩實體”、“一國兩區”;大陸嚴辭拒絕:統統不符合一個中國原則,都是謀求事實上的“兩個中國”與“台灣獨立”,希望台灣當局真正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
1991年,李登輝成立“國統會”、頒佈“國統綱領”,針對大陸“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納入“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及“不否認對方為政治實體”主張;大陸斥之為:統一是虛,分裂是實。
1993年4月,在“兩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不討論一個中國政治含義的共識基礎上,“汪辜會談”成功舉行。但在同年年底雙方都出席的APEC會議中,大陸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台灣回應:我們主張“階段性兩個中國”。(1)
1995年,雙方就李登輝以私人名義訪美同美國展開激烈交涉,美國於最後一刻決定放水。大陸以“文攻武衛”展開長時間、大規模反制。針對大陸導彈演習,李登輝回應:你來啊,我有十八套戲本等著你。
1997年香港回歸後,媒體輿論大力宣導“香港一國兩制為台灣樹立了榜樣”、“台灣問題更加迫切地擺在中國人民面前”。李登輝於1999年作出總回應: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大陸全面中止“兩會”商談。
此後,台灣方面一再要求恢復商談,並稱“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大陸嚴辭回應:“一中各表是對九二共識的嚴重歪曲”。
2000年,大陸提出“大陸和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的“新三句”,標誌著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識開始走向深化,但在隨後幾年內具體政策尚未跟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