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3日電/佛光大學文學系主任謝大寧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說,對於外界揭露,“教育部”將國中小國語文課程,改為華語文課程,“教育部”回應說,這個課程名稱並沒有變動,至於課綱內容之所以改稱華語文,只是為了“統一名稱”的需要,而教學的實質內容完全沒有變動。換句話說,其實“甚麼事都沒發生”,我們只是庸人自擾而已。
這種雲淡風輕的回應如此嚴肅重大問題,我們感到不解。不過昨天“總統府”也指出,國民稱呼自己的語言就是“國語”,教科書相關用語應在這項原則下求取一致。
文章說,如果有人願意花點時間去對照一下,九年一貫課程的新舊課綱的話,就會明顯發現,新課綱最可議的地方,其實還不只是將國語文改為華語文而已,而是隱然已經將所謂的“本國文化”限縮在台灣一地的文化。換言之,新的課綱所表示的課程精神,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實質改變,這哪里還是甚麼都沒發生呢?
十幾年來,台灣政治流行“借殼上市”的思維,這也只是另一個例子而已。“教育部”只有在九年一貫課程的總綱中,維持“國語文”用法,但是在各分科課綱中卻以“華語文”表述。這顯然已經違背了總綱規定的分科課綱,又為什麼能夠通過層層的審查機制,而一路闖關成功呢?這豈不正表現了某種借殼上市的企圖?
也就是說,只要把內在精神偷天換日掉,並將名稱維持住,就可以對外宣稱,一切都沒有改變。多年以來,“中華民國”這幾個字不就是這樣被“玩爛”了嗎?試問今天在台灣,還有幾個人真的說得清楚,“中華民國”是個甚麼“碗糕”?
文章說,令人憂心的是,這不是單一事件。這個課綱是在扁政府後期完成修訂的,該期間所通過的課綱,不僅是九年一貫課綱,高中的九八課綱也是那時完成,並公告實施。這一現象普遍發生在所有的課綱之中,只是九年一貫特別“刺眼”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