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8日電/大高雄綠營系出同門的“秋菊之爭”,爆發了網軍大戰。陳菊競選總部祕書高閔琳被指在知名網站“批踢踢”(PTT)匿名掛出選舉操作文字,攻擊楊秋興;被發現後,又運作網站負責人協助其“滅跡”。市長選舉的手段竟致汙損了校園網站的社會公器,這實在是一樁非同小可的政治醜聞。
聯合報社論指出,政治人物運用網路行銷,原被視為一種時尚潮流;新世代在網上進行論辯,亦被視為有助消除年輕族群政治冷感的新形式社會參與。但如果搞到網路上的自然民意受到政治打手操縱的地步,網路的公器性質也就被毀了。
尤其令人驚訝的是,此次秋菊網軍事件,除了一般所謂的“青年軍”,竟有兩名前後任台大學生會會長捲入其中。一位是第十九屆會長高閔琳,在網上化名散發“楊秋興說謊,抓到了!”的消息,她真實的身分則是陳菊的祕書。另一位是第十七屆會長王威中,他利用自己“法務站長”的身分,違規協助高閔琳塗銷帳號登記。另外,還有第十四屆台大學生會長高嘉瑜,則是PTT的新聞部部長,現在正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議員。這個名單與此次事件將使PTT這個社會公器留下何種汙點與質疑,思之令人痛心疾首。
值得大家關切的,其實不是兩位前台大學生會長的“政治傾向”,而是他們所認同與採行的“政治手段”。高閔琳要幫誰助選,她有絕對的自由;但她應該知道不可任意逾越道德界線與法律紅線。而王威中負責網站的法務,當然也知道自己的職務有不可違越的界線;他卻以私人交誼而做出傷害網站誠信的事。擔任過台大學生會長,對於公私界際竟然如此漠視,能不令人驚異?
網路上對此一事件的討論甚多,主要的觀點是:近年政壇流行的“青年軍”現象,在時髦、新穎的背後,其實有更深刻的“操弄”及“剝削”問題,值得關注和反省。
首先是對於年輕網民的“操弄”與“剝削”。菊營為了轉移在水災中“睡覺”的風波,而捏造楊秋興“說謊”的消息;企圖利用網民“易欺”與“不察”的特性來操作選情。網路言論由於匿名,所以自由;但是政治人物利用精心包裝的假消息,在熱門校園網站讓年輕世代囫圇吞食,這不是濫用新媒介來“操弄”及“剝削”年輕網民嗎?
其次是對民進黨內“青年軍”的“操弄”與“剝削”。年輕人加入助選行列,不論是為了志趣或為了工作,無非都期待能藉此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但如果政治人物成立“青年軍”,只是旨在把他們變成一批只知權謀、毀棄正義的投機主義者,或把他們訓練成邪門歪道、死纏爛打的戰鬥機器;這樣的政治社會化過程,簡直是在戕害下一代的政治根苗。這豈不是對“青年軍”的“操弄”與“剝削”?
這場網路虛擬世界上演的政治醜聞,更教人們領略到政治實體世界的汙穢。當年菊營製造的“黃俊英賄選,抓到了!”記者會,即是“青年軍”的傑作,如今又見“青年軍”演出“楊秋興說謊,抓到了!”;在“戰術掛帥、道德毀棄”的倒錯價值下,年輕一輩的政治參與者居然成了政治沉淪墮落的主力推手,這豈不是整個台灣社會的悲哀?
兩位台大學生會長的扭曲角色,映照了台灣政治的可悲與可怕。民進黨曾是引領青年追求理想與正義的火車頭,如今名成利就的位子皆已被前輩佔據,遂使後起的青年軍變成轎夫或工具;非但未教導他們追求理想及正義,反而讓他們陷溺在不擇手段的選舉權謀之中,甚至以此沾沾自喜自得,完全玷污了青年的純潔與理想性。網路上現在最火熱的質疑是:民進黨的政治前輩們,你們何忍如此“操弄”及“剝削”這些年輕人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