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政府面對的是一個大天災,但處理不好就會變成“政治土石流”。 |
中評社/題:八八水災對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的挑戰 作者:陳一新(台灣),淡江大學美研所教授
八八水災對台灣來說是一場巨型災難。在這期間,救災、賑災、災後重建家園、安頓人心固然是當務之急。但是,台灣朝野政黨、“中央”與地方、軍民如何從這場大災難中吸取教訓,共同面對、處理未來隨時可能發生的天災人禍,可能更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大災難也正在對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挑戰。
台灣朝野政黨領導階層必須暫棄前嫌以災後重建為重
首先,就台灣朝野政黨領導階層來說,救災、賑災、災後重建家園、安頓人心,雖說行政部門與執政黨必須一肩挑起主要責任,但若真要做得有效率、有效果,朝野政黨、“中央”與地方必須通力合作,至少必須暫棄前嫌,才有可能奏功。老實說,由早先被媒體形容為“虛胖”的莫拉克中型颱風,帶來的雨水所造成的八八水災,不僅史無前例,也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從執政黨到在野黨執政的縣市,驚慌失措,反應慢半拍,表現失常,所在多有。但是,納稅人要看的是“中央”、地方縣市首長的救災、賑災的誠意、魄力、能力與領導風格,以及災後重建家園與安頓人心的能耐。納稅人對口水戰毫無興趣,只對真正做事並把事情做好的人感念在心,誰推諉卸責、誰爭功諉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次,除了朝野、藍綠必須同心協力救災、賑災、災後重建、安頓人心之外,一個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台灣每年都需面對的災難有無治根之道?從歷年來政府投入天文數字治水、防洪的經費來看,似乎不僅無法治本,恐怕連治標都有問題。有人說,台灣凍省之後,台灣的水利專家與擁有治水經驗的官員,都隨之解甲歸田。證諸台灣水災年復一年,災情日益嚴重,此說似乎不無道理。
如果能夠治本的水利專家遍尋不獲,或是鐘鼎山林,各有天性,朝野政黨、“中央”與地方就要共同思考,是要繼續虛擲公帑,在已經證明不適人居的水災原地重建家園,接受下一次風災、水災的洗禮?還是為災民重新尋覓一片比較安全的土地,興蓋永久屋或大樓,建立新的家園。
台灣朝野政黨領導階層必須發展一套因應災難機制
第三,如果台灣朝野政黨真能從救災、賑災、災後重建、安頓人心的過程中學到合作與共處之道,也許可以進一步共同研商一套預防災難、抗災、緊急疏散與災後重建的有效機制。
當然,這套機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分等列級,視災情嚴重程度隨時進行調整,以因應大小不同的天災人禍。
第四,隨著這套機制的設立,行政部門處理災難的心態、表現、臨場反應也應大幅改進。在全球化、區域化、本土化交相激盪的時代中,政府的治理本來就困難萬分。以民主化蓬勃發展 (甚至有點民粹) 的台灣社會來說,一個現代政府不僅要具有面對危機快速反應的能力與面對責難一肩挑的負責態度,更要具有預測危機、人民與媒體反應的本事。
這次八八水災,政府備受責難的主要原因也就在此。儘管“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納稅人無法抱怨這次天災何以會輪到台灣;但是他們卻將一年來對施政的所有不滿與肅貪不力的所有積怨,一股腦地全傾倒在政府之上。如果說台灣南部許多地方遭到八八水災土石流淹沒,則政府面對的是一個因天災而造成的政治土石流。
改革首重革心,光有好的機制與好的救難器材、設備與人員,還是不夠的。“中央”與地方的首長,最需要的是與人民一樣的“同理心”(like-mindedness)。
台灣朝野政黨領導階層必須嚴肅考慮推遲選舉以免雙輸
第五,這次八八水災,重創台灣南部許多地方,距離年底縣市長選舉只有三個月左右。災後重建,百廢待舉,在滿目瘡痍之下,年底縣市長選舉熱熱鬧鬧的場面固然諸事不宜,但競選活動低調進行似乎也與台灣選情不合。更何況,台灣一有選舉,候選人少不得互揭瘡疤,甚至相互對水災究責。
其實,每逢水災、風災,藍綠縣市首長到境外考察、滯留境外不歸,所在都有。連今年“國慶”都可因這次水災而停辦;則朝野政黨因賑災、災後重建考量而共同決定推遲選舉,也不是沒有商量餘地。何況,三十年前台美斷交,當年年底選舉即告停辦,有前例可援。如果朝野政黨以同心協力賑災、災後重建為重,則年底縣市長選舉延期舉辦,應可為大多數納稅人所接受。否則在這種情形之下選舉,針對水災,互揭瘡疤,相互究責,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朝野雙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