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渾然不知台美關係有較美國牛肉更大的危機,亦茫然不知兩岸關係有較ECFA更棘手的難題。 |
中評社台北1月6日電/聯合報6日社論說,美國的兩岸政策已經進入“脫台傾中”的架構之中。
社論說,六十年來,台美關係的演變大略可分為三個階段:一、自韓戰爆發至“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以前,美國在經濟、軍事及國際外交上力挺台灣。二、自台灣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至最近幾年,美國對中國仍在防堵與合作之間猶豫,因而仍有“用台制中”及“制中保台”的思維與作法。三、近二、三年,中國崛起的態勢已成,美國則因伊拉克戰事及金融海嘯而改變其國際守望者的角色,華府的台海兩岸政策漸漸出現“脫台傾中”的走向。
社論說,美國出現“脫台傾中”的政策調整,幾十年來有其脈絡可尋。
一、今日的美中競合關係,不同於冷戰時代的美蘇對抗關係。蘇聯主倡“世界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的祖國”;以“輸出革命”及“軍備競賽”,對抗“美帝”所領導的“資本主義集團”。但現今中國的路線則是“和平崛起”,其戰略主軸是經濟建設;非但不具軍事威脅,反而以“世界工廠”及“世界市場”與“資本主義集團”接軌,直接與資本主義國家交換利益。因此,美國沒有理由對中國採軍事對抗的政策。
二、中國以經濟建設為戰略主軸,使民生獲致改善。美國若欲對中國採對抗政策,在中國內部也找不到槓桿。
三、台灣在李登輝及陳水扁兩任對台獨的操作,使美國失去了與台灣“唱雙簧”的興致。柯林頓宣示“一個中國對台灣有利論”,並對李登輝發出“三不支持”的警訊;布什政府則在陳水扁發動“入聯公投”時,斥陳水扁為“推車撞壁”的“台獨分子”。這些經驗對華府來說,無非痛切地感知台獨只是台灣內部的選舉操作,不能用為兩岸政策;再加上全球化對台灣的壓力,及兩岸經濟依存的無可切割及不可逆性;這些大局大勢,皆使華府必須重估其兩岸政策。
總結而論,美國對以經濟建設為主軸的“中國崛起”,找不到對抗的理由;亦對放棄階級鬥爭,致力改善民生的中共政權,找不到“敵人堡壘內部”的操作槓桿;再加上認知到台獨不是可行的政治戰略,而台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已無可能切割。種種切切,使美國的台海兩岸政策出現“脫台傾中”的走勢,甚至“認為台灣是美國在亞洲利益上的一個障礙”,難道不是順理成章?
社論說,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的此種轉變,恐不能只視為一個臨時的轉折,而是一路逐漸演化下來的大趨勢。其中有世界全局的觀點,有中國和平崛起的因素,有美國調整其世界角色的自我定位,以及也有台灣過去二十年台獨操作的失敗記憶,再加上奧巴馬自身又是美國轉型的代表人物。因而,不能輕估奧巴馬推遲接見達賴,及可能再度擱置F十六戰機軍售所透露的訊息;從柯林頓的“一個中國對台灣有利論”,演化至最近美國《外交事務》期刊專文所稱“台灣芬蘭化有助於美國安全”,這個“脫台傾中”的大走勢,豈不是脈絡分明、其來有自?
在台美中三邊關係中,北京的政策不言可喻,美國的政策已見“脫台傾中”的走向;如今只剩下台灣,還在內耗空轉、自相殘殺,渾然不知台美關係有較美國牛肉更大的危機,亦茫然不知兩岸關係有較ECFA更棘手的難題。醒醒吧,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