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經濟平台執行長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教授(中評社 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記者 金裕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經濟平台執行長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教授日前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此次國共論壇由過去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改名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是根據兩岸關係發展的情勢和需要而與時俱進做出的調整。從過去的經貿文化為主擴展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青年五大主題,就是要在新形勢下強化反獨促統、更好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針對國共論壇過去被污名化為“財團交流”“買辦交流”,唐永紅認為,講這種話的人沒有對兩岸經貿合作交流制度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兩岸經貿合作交流的紅利之所以未能顯著彰顯,就是因為兩岸合作交流制度化才剛剛開始,尚未大開大合推進。
至於近日國民黨內部分“立委”要求洪秀柱登陸一定要講“一中各表”,唐永紅指出,經過二十年的變化,島內政治格局與意識形態已經發生很大改變,絕非簡單地通過本土化或綠化就能解決當前國民黨的困境。其實洪秀柱也並沒有否定“一中各表”,只是希望透過論述方式的改變為兩岸關係指明正確的發展方向,並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現在國民黨內部要硬逼她講出“各表”,這是只看當前、不看未來的短視行為。
論壇名稱調整 因兩岸關係發展形勢變化與進程需要
唐永紅表示,此次名稱由過去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改名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是根據當前兩岸關係發展形勢及進程而與時俱進做出的調整。就過去來講,主要集中在經濟、文化兩大主題,此次和平論壇則超越了過去僅局限於經貿文化的範圍,增加了政治、社會及青年的議題,形成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青年五大主題。
就新增的主題來看,面對民進黨當局拒不認同“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面對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疏離特別是台灣青年“天然獨”的泛濫,政治議題、社會議題、青年議題對兩岸關係發展影響深遠,新形勢下加強兩岸政治、社會、青年等議題的交流,顯然是保障與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沿著和平統一方向邁進所必要的,因此論壇予以特別關注。而政治議題則更是不能回避,政治議題與認同問題緊密相連,如果政治基礎問題不解決,兩岸關係的認同問題也就很難解決,如果沒有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認同,又如何去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又有何意義?海峽兩岸將來又如何實現自願的和平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