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外智庫關於特朗普訪華後中美關係新變化的觀點綜述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0:33


 
  朝核問題出路尚難尋
  中美應繼續共同施壓

  朝核問題在2017年曾一度到達戰爭一觸即發的邊緣,特朗普和金正恩兩位領導人在國際輿論上的對罵更是讓其他相關國感到憂慮,但隨著本月9日韓朝重啓高級別會談以及特朗普畫風突變稱“可能與金正恩建立非常好的關係”,似乎有了點兒撥開迷霧的感覺。但這樣的良好氣氛能持續多久?朝核問題日後到底將如何發展?美國、韓國、國內的專家學者們也就這個問題對中評社進行了回答。

  布魯金斯學會第八任主席約翰·艾倫表示,中美兩國元首一定會談及朝核問題,希望特朗普能够更多地去傾聽而不是發表意見,因為中國對朝核問題的立場要比特朗普的推特會更加合理一點。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Paal)表示,至少需要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使朝鮮與美國雙方坐下來好好談談雙方之間的分歧。同時,美國方面還需要好好做好準備,來應對朝鮮方面引發的意外事件⋯⋯美國方面也願意與中國談其在亞太地區的部署問題;若朝鮮方面能夠在地區安全上更加負責任,美國對朝政策是有協調空間的。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主任韓磊(Paul Haenle)說,美國會繼續敦促中國對朝鮮施加壓力,并和美國一道處理朝鮮問題,這樣的觀點基本不會改變。朝核這個話題在特朗普訪華期間曾經談到,但,我們尚未聽到任何有關此問題的巨大進展。特朗普在訪問日本和韓國時都對朝鮮措辭嚴厲,在北京與習主席會談時也敦促中國在此問題上“繼續努力”。在這一點上,相比於美國施加給中國的“壓力”,似乎朝鮮直接威脅到中國的行動,比如大氣核試驗或測試運行失敗的地下測試,才可能造成中國領導層對朝政策的根本性轉變。

  韓國高麗大學校國際大學院院長、韓前外交部副部長金聖翰表示,這次特朗普來韓,韓美兩國首腦在會談中達成協議,要以韓美日共助以及中國協助為基礎,對朝鮮施壓,讓朝鮮出席和平談話。但是,朝鮮會堅守不參加任何“無核化”會談的立場,所以僅通過美日首腦會談或韓美首腦會談,很難打開解決朝核問題的突破口。在韓美會談之後進行的中美會談才是關鍵,要根據中美會談結果來看,是否能找到解決朝核問題的突破口。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在賢表示,此次特朗普巡訪也很難找到解決朝核問題的突破口。到目前為止,韓國、美國以及周邊的其他國家,對解決朝核問題都做出了各種努力,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特別好的方案。朝鮮的核問題十分嚴峻,相關國家都在竭力尋求好的解決方法,但是都沒找到。這一點,各國都是一樣的。

  韓國漢陽大學校國際大學院教授閔貴植表示,特朗普在亞洲三國的巡防中,韓國是第二受訪國家,這樣的日程很難能在韓美協商中取得有意義的結果。特朗普與對朝態度強硬的安倍政府首先進行會晤,對朝核問題的基本解決方案達成協議後,訪問韓國。因此,韓國政府的立場以及文在寅總統的說服力會非常受限。

  韓國仁川發展研究院研究委員金修漢表示,朝鮮反而會利用此次特朗普巡訪機會,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朝鮮軍事挑釁的可能性仍然很高。特朗普的亞洲巡訪并不會使和平解決東亞局面問題取得進展,反而會使情況更加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政府在韓半島和平問題上行使主導權時,以及尋找解決方案時會遇到相當困難。

  在這方面,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國項目聯席主任孫哲對中評社表示,在現況下,除非是美國和朝鮮願意互相對話,除非美國願意提供安全保障、經濟援助或者默許其他國家與朝鮮交往,否則這個問題還是會僵持在那兒。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表示,“朝核問題很緊迫,需要加強解決的力度,大方向還是實現‘無核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中美會相應增加對朝鮮的制裁,這個是共識。”

  總的來看,筆者認為,朝核問題依然是幾個相關國家之間的“老大難”問題,目前尚未找到有力途徑來重新開啓和平談判,讓朝鮮放棄核武。儘管朝鮮2018年1月9日與韓國恢復了中斷近兩年的高級別會談,但主要原因也只是因為朝鮮想搭韓國的便車參加馬上舉行的平昌冬奧會。從朝鮮不願討論無核化問題來看,朝鮮根本沒有放棄核武的想法,示好只是為了暫時緩解國際制裁對其施加的壓力,因此,這次的會談似乎并沒長期效用。不管怎麼說,朝核問題已經長時間成為了地區安全的隱患,是東亞地區安全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後各當事國關於這一問題的任何討論和會談,都應該謹慎小心,以和平為最大公約數,依舊通過對話協商來一步步遠離那顆桌子上的“核按鈕”。

  特朗普外交風格趨於交易式
  是現實派的人

  高喊著“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是以“推特治國”的“大嘴型”素人總統,他的外交風格與前任總統奧巴馬截然不同,也常常成為美國和國際媒體談論、批評的對象。在他就任一年之中,美國先後退出了TPP、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引發國際輿論的嘩然,在中評社的密集採訪中,中外專家學者們也對這個從不按常理出牌的總統上任後一年中的種種話語和行為作出了判斷。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國項目聯席主任孫哲表示,特朗普的風格非常直接,總是希望擼起袖子就幹,一刀見血,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韓國高麗大學校國際大學院院長、韓前外交部副部長金聖翰表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與“交易式外交”相比更準確的說法是,採取“交易式方法(transactional approach)”。但特朗普并不是把所有的外交問題都用交易式方法來解決。換句話說就是,對威脅自由主義價值(liberal values)的問題,不會進行交易,例如:IS恐怖組織、伊朗核問題等。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在賢表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就是為了美國利益,實際上是為了以美國利益包裝起來的個人政治利益,任何約定都可以臨時改變的外交政策。并且,國家間任何新的約定以及條約,在特朗普這裡都是不受歡迎的。與特定地區或國家之間的約定,會使美國在與這個國家的相互作用中的戰略杠杆作用降低,縮小活動範圍,所以盡可能地不做此類約定。這也是特朗普外交政策上的一大特點。

  韓國漢陽大學校國際大學院教授閔貴植表示,特朗普為了美國利益,會輕視另一層次上的國家利益,即“大國威信”,這是特朗普政府的一大特徵。即,不顧強大國家的責任與面子,主張只追求實際利益的單邊主義。特朗普將自己的這種不可預測協商風格設定為“瘋子協商術”,非常嫻熟地引導對方做出讓步。因此,特朗普跟中國這樣的大國進行“交易式外交”,而對中小國家採取單邊主義強制外交,這種雙重態度會一直持續下去。

  韓國仁川發展研究院研究委員金修漢表示,特朗普的對外政策路綫,已經從奧巴馬政府的多邊收縮(multilateral retrenchment)轉變為堅持‘America First’(美國優先)的單邊收縮(unilateral retrenchment),這跟特朗普選舉時僅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標語是一致的。為實現這一政策,特朗普採取責任轉移(buck passing)以及制衡(balancing)戰略混合使用的方法。追求美國利益或美國國內支持勢力的利益最大化,以及責任轉移—平衡戰略是與特朗普商務傾向相結合的結果。

  總結來看,特朗普在總統的位子上處理外交事務時依舊保留了商人特性,例如,一刀見血、利益至上、一對一交易原則、單邊收縮等。以此判斷,在之後幾年的特朗普政府治下,美國的外交風格將始終圍繞“美國優先”外交政策願景,而特朗普的這種鋒芒畢露的外交措辭和行為也依舊會讓他國看到一個與以往不太相同的美國,而中國則要在這種境況下多去瞭解特朗普及其智囊團隊,適時應對特朗普做出相應的反應,避免言語或簡單行動上的失誤而破壞兩國之間的溝通交往的基石。

  綜上所述,從特朗普就任滿一年以來對中美關係、台海問題、朝核問題、亞太政策的處理方式以及其個人的外交風格分析來看,進入新時代之後的中美關係大局不變,但在一些細微之處確實有了新變化。例如,戰略軍事在向戰略經濟變化,一體多邊性在向一體雙邊性變化,當然,還有在國際輿論場上對中美褒貶處境發生的變化以及中美實力逐漸趨於平衡的新的改變。

  但筆者認為,萬變不離其宗,伴隨著世界的進步,中美之間越來越互相瞭解,隨著兩國之間的利益深度交融,關係出現摩擦、糾紛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中美關係的長期發展軌跡表明,它始終在曲折和困難中前行,儘管時常存在波動期,但兩國依然建立起了雙邊關係的紥實基礎。作為傳統守成大國和新興崛起大國,中美之間如要構建新型關係的話,自然不能再重蹈大國興衰輪替的老路,而是需要貫徹“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核心精神。中國需要加大對美國接觸的主動性,從戰略高度引導,從實際利益中夯實合作。美國需要更加瞭解中國的底綫和信心,不以觸犯中國的核心利益做出失當的行為。中美關係經歷風雲變幻,依舊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的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有利於世界的和平、安定,具有極其深刻的影響力和意義。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2月號,總第24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