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現場(中評社 崔銀珍攝) |
韓國國防研究院研究委員Kim Jina指出,現在對於無核化和平體制的討論可以成為強化安保合作的原動力。雖然現在美朝之間正在進行著雙邊會談,但終究某一天需要以韓半島路線方向來達成協議。進行多邊層次的協議,形成共享藍圖和費用的“六方會談 + 某些可以實施的東西”。而且軍事合作與非軍事合作的非對稱性較高,對此的調節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說,要使得相互間不同的活動不相互排斥,例如,有必要想一想連接海洋安保相關的傳統安保領域以及救助活動、災難防止的非軍事領域的創意之法。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薛晨表示,反觀過去的25年,相比貿易規模,可以看出韓中在安保軍事方面的合作非常地薄弱。韓中間的安保關係會不應該影響到韓美同盟的韓國的立場使得韓中間的安保合作比較困難。因此,對於未來安保軍事合作,兩國需要付出更多的關心以及努力。韓國在2013年,從人道主義層次,向中國提出中國軍隊遺骸問題,我想,如果韓國在中國軍隊遺骸返還的問題上表現出誠意,那麼中國也會非常地友好。“專家們所說的當中,我贊同兩點:第一,期待(可預測性)管理;第二,要以某種順序進行。今年,圍繞著韓半島外交關係,這兩點更加地重要。薩德問題發生以後,韓中兩國更加切實地感受到了熱線的功能和重要性。應該針對建立指定軍事人員間相互進行交流的定期頻道以及熱線進行探討。而且海上領域的合作以及相關的對話也是必要的。近期,韓國的海上警備隊和中國漁民間的衝突比較頻繁,所以在多領域追求安保協議以及安定的兩國間的“期待管理”是必要的。而且為了降低政治敏感性,針對相對敏感度較低的熱點(放射能,難民等),有必要將協議從軌道1發展到軌道1.5。”
韓國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委員趙成烈說,韓半島的和平與東亞的和平體制有著密切的聯繫。就像現在一樣,為了推進無核化,雖不能馬上緩解制裁,但將緩和對朝制裁的條件明示,有必要製造使得朝鮮決定將部分核武器廢除的條件。韓半島周邊的環境如果不能安定,那麼韓半島的和平也不能持續下去。最近與韓半島的無核化動向相反,核保有國之間的核武器開發競爭再起,日本為了安全地利用核能的法律制約有所緩解,並過度地保有鈈(47噸)。而且中美之間由於貿易戰爭,如果本可以折中的貿易摩擦演變為排他性的海上領土紛爭時,會加劇區域的不安,武裝衝突的可能性也將增加。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如果為了維護東亞的和平體制提兩點意見的的話:第一,在韓半島無核化達成“廣泛協議的”的時點,我們需要相地為了建立“東北亞限制性無核地帶(NWFZ-NEA)”而開始對話;第二,盡可能地在短時間內,相關國家承諾或者宣布,在今後的10年之間對於海上領土紛爭“維持現狀”。(中國對外公布:終止人工島嶼的追加建設以及武器系統的部署;美/英/法也對外公布:在一段時間內終止為了“確保航行自由”的作戰。)
在第三場的經濟議題方面,韓國統一研究院先任研究委員Lim Kang Taeg說,韓半島的新經濟構想提出的背後是韓國經濟低增長趨勢的持續以及周邊國家經濟合作潛力的增加。中國的一帶一路以及俄羅斯的新東方政策都要求與韓半島經濟圈的合作。韓半島新經濟構想是:以“構建三大經濟合作紐帶”和“南北統一市場的形成”為中心軸來構建。為了促進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活性化的課題是:首先,需要激勵朝鮮參與。為了東北亞經濟合作的活性化,給予朝鮮多樣的參與空間以及機會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通過民間主導的交流合作來構建信賴機制;再次,通過創造成功的實例,確認經濟合作的可能性,並有必要確保推進的動力。為此,需要首先考慮參與國之間容易調節利害關係的領域;最後,擴大與國際機構的合作。在初期需要合適的仲裁者以及調節者,所以需要積極活用與想要推進的多邊合作項目相關的國際機構。
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太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代理Knapper Marc表示,美國以亞太區域的自由通航,消除數碼差距,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消除過度的負債負擔),對於友邦的能源支援,促進管理的透明性為目標,正在促進倡議亞太地區的聯繫。這可以與韓國的新南方政策相聯繫,起到互補的作用。代表性地,在能源基礎建設等韓美相互比較擅長的領域,兩國可以開展合作。兩國的同盟從安保開始,並以此為基礎擴展到了多個領域,比如貿易/科學/技術/環境。對於韓國提議的區域鐵路構想共同體,美國參與與否,就像在國際社會上公開表明的立場那樣,具體的進度若無無核化的實質性的進展,那將是不可能的。就像特朗普總統以及蓬佩奧長官已經說的那樣:希望朝鮮能夠實現更加明亮的未來。“明亮的未來”意味著與國際社會的融合,相信朝鮮的領導們為了國民將會以英明的措施來實現明亮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