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歷經七年多談判,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日昨簽署。
大華網路報今日專欄說,這是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二十年來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對中國大陸固然有多重效益,卻可能為台灣帶來嚴重衝擊。
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及東協十國的RCEP,經濟規模高達二十五.五兆美元,約占全球GDP的32%,全球貿易的29.1%以及32%的全球投資,人口二十二億,是目前全世界經濟規模最大、人口最多也最有潛力的自由貿易協定。儘管最終版本內容尚未公布,但外界普遍認為,RCEP架構比CPTPP簡單,預料主要重點在降低關稅,強化具有共同原產地規則的供應鏈,設定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共同規則及鬆綁商務簽證規定。
做為RECP中最大的經濟體,GDP占RCEP55%的中國,這個協定的誕生將會帶來多重效益。在貿易方面,隨著非關稅貿易壁壘逐漸消除,貿易附加值明顯提升,中國大陸的經濟較顯著受益。根據統計,去年東協已超越美國,成為大陸第二大貿易夥伴;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東協貿易總額達四八一八.一億美元,同比增加5%,東協已經取代歐盟成為大陸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東協直接投資達一0七.二億美元,同比增加76.6%。在RCEP簽署後,中國大陸與東協國家經貿關係勢將更為密切。
再者,由於在經貿上“遏制中國”已成為美國長期戰略,中國大陸迫切需要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投資和貿易合作方式,建立一個以地區生產網絡為依托的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如此不但有助於陸企繼續保持國際競爭優勢,也有利於大陸內部經濟的穩定和高質量發展;除了繼續強化大陸與東協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有助於緩解中美貿易戰對大陸的傷害,更將降低美國試圖聯合東協圍堵中國的壓力。
相對的,台灣被RCEP排除,雖然並不意外,卻讓人倍感憂心。從整體來看,台灣與RCEP國家貿易約占出口總額的六成,去年十大貿易夥伴中,RCEP國家就占了六名;但大部分RCEP國家彼此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只剩中國與日本、日本與韓國未簽,這兩組國家在RCEP又即將互降關稅、互相開放市場;而台灣除了跟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再加新加坡與紐西蘭簽訂類似FTA的協定,其他都落空。可以預見,未來台灣製造商品在RCEP國家的競爭力勢將減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