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平參加活動並發言(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記者:您不久前說過,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關鍵時期,要切實做到“四個要”,即“底線要守住、發展要保住、民生要兜住、人心要摟住”,可否請您對此再細緻談談?您認為,香港新一屆特區政府應該如何去實現這“四要”?
黃平:我提這“四個要”比較口語化,其中也有個遞進和互補關係。首先,“底線要守住”。就是指國家主權、安全、憲法《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尊嚴要守住,這是底線。自從香港回歸祖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權範圍內的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因此也是一國範疇的問題,是不容挑戰的大前提,所以我用了“守住”這個詞,如果這個前提沒有依法守住的話,再大的發展成果也可以被瞬間丟掉、毀掉,這個大前提并不以深圳河的南北為界。
其次,發展要保住。在主權安全這個底線守住的大前提下,發展一定要保住。香港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發展引來了全世界的關注和讚譽,不僅對香港本身,也對整個國家的發展、東亞地區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回歸後我們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繁榮與穩定,也需要保證進入第二個25年後香港的經濟依然繁榮與穩健,讓香港市民的民生保障等也有物質基礎。
再次,民生要兜住。我們知道,香港700多萬人中也分高中低收入群體,那麼,廣大的中低收入群體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民生問題必須要“兜住”。香港是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的規則和相應的法治規則來治理,這沒變,也沒問題,但也要通過相應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社會政策來改善民生,包括青年人的就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等,這些就連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也是一直在試圖這麼做的。香港很多人習慣於對標對表的英國,在二戰結束之後就開始通過社會政策大力改善和發展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因此,香港的民生問題沒有任何理由回歸後反而積累起來,甚至成為深層次問題之一,這個“兜住”也借用了內地的政策語言,就是要給下層兜底,至少不斷得到改善,這個不能完全交給市場和資本。
最後,“人心要摟住”。就是說,香港除了主權、治權1997就回歸之外,還有一個人心回歸或者說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年的國家認同問題。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人也是中國人,這個問題1997年從法理上解決了,但是如果沒有人心的回歸,國家的認同,那回歸還只是法理和主權意義上的,最多再加上地域意義上的。當然,人心回歸和國家認同需要長期細緻的工作,也需要主權的伸張、經濟的發展、民生的改善來不斷夯實人心和認同的基礎,再通過長期的教育、輿論以及整個文化氛圍的改變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應該是第二個25年一項非常具體而慎重的工作,從本屆特區政府就要在前面25年的基礎上做起來,並且做得更細更好,不能因為一時見不到效就拖延或者乾脆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