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6日電/民進黨籍前海基會董事長、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今天在旺報撰文,分析評論民進黨的兩岸關係論述空間。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近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首度明確表示,“在不預設政治前提下,不排除與中國進行直接實質對話。”我們認為,蔡主席願意正面、務實看待民進黨與中國的關係,取得兩岸關係的論述發言權,是身為一個力圖重返執政的在野黨應有的負責任態度。儘管,黨內仍有不同的聲音。
敗選提供路線修正契機
1996年,民進黨輸掉第一次“總統”大選後,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被迫面對中國路線抉擇。為解決黨的中國政策爭議,時任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決定,摒棄激進的台獨路線,朝“中間路線”靠攏。當時的“深綠”人士憤而出走,建立“建國黨”,而唱衰民進黨:失去台獨理念的民進黨,必然陷入內訌困境。
但從後來的發展來看,這對民進黨而言,反倒提供了體質改進和躍升的絕佳契機,讓黨有更寬廣的戰略空間,理性地探討中國政策問題;乃至觸發了1998年“中國政策大辯論”、催生了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總統”大選的“新中間路線”,為2000年大選的首次執政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
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並非由上而下灌輸的政治口號,而是在經歷過1992、95、98年三次“國會”大選,及96年第一次“總統”直接民選後,社會大眾對台灣主體性的確認、對兩岸關係和平的期待下,所出現的一種“由下而上”的平衡點。
在民主的政黨政治、民意政治前提下,“民意多數”是最高價值;台灣的主體性,獲得確定,已經是大家的共識。而主體性的建立,是對於“一個中國”的統一,愈行愈遠;卻並不代表對於“法理台獨”的追求。然而,經過8年執政,民進黨卻走回“深綠”的回頭路、操弄躁進的台獨路線、陷入“台獨與兩岸關係”二者擇一的窠臼,也因而付出失去政權的代價。
民進黨需正視中國崛起
和以前不同的是,深綠的激進主義仍不斷在黨內蔓延,以理性論述著稱的蔡英文主席,在此時提出“不排除與中國進行對話”的務實觀點,勢必挑戰黨內深綠派的忍耐極限。
10年前執政時,民進黨所面對的中國,是一個尚在起步階段、步履蹣跚的國家;10年後的現在,民進黨要面對的,是一個已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無論民進黨深綠派喜歡與否,台灣都必須務實地和中國正面往來。
無論如何,若民進黨欲重返執政,和中國務實交往、取得台灣人民信任,取得兩岸關係的論述地位,絕對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不諱言,“一個中國”問題常是民進黨和中共對話之間的政治障礙。但民進黨的支持者必須認知到一件事:中共提出“一個中國”的動機,往往是為了滿足對內政治需要,而先設定的“假性條件”。一旦中共內部了解到,與談判對手交往比不交往更有利時,該“假性條件”便會“隱性化”。
當前,中共的國家發展戰略,仍是“發展優先於統一”。面對中共設下的“一中框架”,民進黨必須具備更大的耐心、智慧和自信,嘗試和中共進行接觸和對話。在兩黨之間不刻意挑釁、衝撞彼此的政治底線前提下,達到最大共識的“互信基礎”,讓民進黨為台灣爭取到既能兼顧“主權”、又有別於國民黨冒進思維的政治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