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高強度的對抗,比如靠前實施大規模軍事演習,火力展示,扣押對方政府船只,不是較為缺乏可操作性,就是缺乏回旋餘地。 |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鳳凰網刊載作者吳戈的文章指出,據說,越南在南海惹事生非是因為國內經濟不好,又不穩定,所以需要轉移國內注意力。其實這種教條的解釋只能說明對當前的局勢缺乏思想準備。有些國家對利益的貪求一以貫之,實力上升又巧遇外力一拍即合,自然蠢蠢欲動。雖然我國輿論急切地熱議對策,但必須承認,即使中國因應局勢增加維權手段和力度,南海利益僵局短時間內依然沒有根本解決的良策。
同時,也不要忘了歷史經驗,遠交近攻、狐假虎威都是常見伎倆,至於冒險到何種程度,其實完全取決於後台的支持力度。70年代的西沙海戰,美國軍艦並未與南越海軍並肩,即使80年代的地面糾葛見了血,對方也不無投機心態,總之虧本的買賣是不做的。
今天,不管如何緊張,越南在已經實際獲得石油利益的條件下,放任局勢升級,未見得能獲得更多實際利益。而中國的反應,不管有多少眼前局面要應對,也必然要以全局和實利為重,短期的應對不可能不考慮為長期解決塑造有利條件。因此,看似“忍”與“不忍”的問題,其實在全局看來,卻大有對方及其支持者試探我底線,刺激我“應激反應”,從而坐享渾水摸魚之利的色彩。
別忘了,近兩年來,沿中國海岸線從北到南,三大戰略方向固有的矛盾已經被美國一一加以充分利用。當地理上的第一島鏈不再成為對中國的束縛之時,美國主動運動起來,以第一島鏈內的不穩定局勢抵消中國新的戰略進展,已成明顯的政策。
|